第145章 婚喪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145章 婚喪

第145章 婚喪(1 / 1)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則,婚喪嫁娶是人類的傳承規則,前麵聊到過大自然的各種規則和元素,是人類生命的必要條件,婚喪嫁娶是人類延續生命的傳承手段,不管是大自然和人類製定的規則都是為了人類能傳承下去,能與大自然和諧發展。幾千年來人類得以延續,就是較好的適應大自然,然後一代代的傳承到現在。

米雲記憶中的大自然前麵有描述過,大部分都是好的,極端天氣都很少,幾十年來就經曆過一次十級以上的台風,洪水二三次,地震沒有碰到過,泥石流也沒有,旱災談不上,冰雪災難有過一兩次,還是近二十年左右發生過的事。米雲算幸福的,幾十年來,米雲的家鄉給米雲留下了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人禍很少,基本沒有,近十年的就不便多談。

米雲記憶中的婚喪嫁娶是什麼,慢慢回憶一下,米雲幾十年來,經曆過婚喪宴席的次數超過十幾次,經曆過四個姨表哥的婚禮,二個在農村,二個在縣城操辦的,大姨和二姨家的,剛好都是在米雲小學階段發生的事,還有一個湖北姑表哥的婚禮,差不多都是同一時期舉辦的婚禮。米雲上高中的時候還參加過大舅家表哥的婚禮。幾個表弟和幾個表姐的婚禮沒趕上過,表妹的婚禮參加過兩場,四姨家和小舅家的女兒婚禮。

親屬葬禮就參加了十幾次,早期爺爺和舅爺的,還有村裡不知名的人士,中學階段參與了大外公、二外公和三外公的葬禮,外公當時也在現場,希望米雲到時候能參加他的葬禮,親口跟米雲說了不少過世後的事,一切都成為過去和曆史,不想多談,米雲大學畢業成婚,外公都有過來現場,那時候已經有點老年癡呆了,後不久就直接癱瘓在床,米雲女兒出生大半年的時候,外公才過世,外公外婆的葬禮米雲都有參加過,及時請假回老家參與了。米雲的婚喪宴參加了幾十次應該不會少,親曆的都不少了。

說來慚愧,米雲大部分堂哥堂姐的婚禮都沒參加過,姑表親的婚禮一樣的缺少,大伯家四個堂姐的一個沒有趕上過,可能米雲記錯了,也有可能確實現實中有太多因素影響,兩個姑姑家,也隻參與過小姑媽家的一次婚禮,二伯家的堂哥堂姐也是沒有參與過,聽母親說,父親那邊的堂哥堂姐也基本沒有來過湖南這邊,米雲十三歲前,還年年騎自行車過湖北那邊走親戚,因為父親年齡最小。

母親女姊妹中排行老三,就是母親這邊的八個姊妹兄弟的子女,米雲也有一大半沒趕上過,這就是現實生活,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因為學業或各種原因,總有趕不上的時候。米雲很早就記住唐皇的一句話,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啟化,好像是李世民說的,沒有親友和親信沒辦法擴展興隆事業,沒有好的道德標準,沒法教化老百姓,米雲不知道什麼原因,早早就看到這句話,記住這句話。現實中可惜這些話沒什麼作用,貧富差距兩極分化的事太多,親戚朋友之間也有,不同的圈子很難融入,都是各管各的,沒有宴席大部分親戚幾年都難得一聚,尤其近二十年來年味越來越弱,到了基本不走親戚的地步。不知道是現實生活中太苦,還是什麼原因,反正親戚關係弱化是存在的,道德底線和信任危機也是比較弱的,不便多談。

還好米雲家的親戚都還好,維護著良好的關係,哪怕好幾年沒見的親戚,都還保持著電話聯係,在二十年前沒有電話聯係的時候,依然還是用自行車來回幾十裡路互訪。米雲母親這邊的親戚,基本上都彙聚在縣城周邊了,都在方圓十裡之內,經常能聚會,過節和過生日都會團聚,都是年近七八十的老人了,老年化社會真的到來了,米雲感受頗深,米雲的父母都逼近七十了,其他親戚自然都是80歲上下,很難走動了,上了年紀的人,隨時都要準備上醫院,基本上都會有個小毛病。

米雲以前從來沒有覺得老年離自己這麼快,這麼近,歲月不饒人,米雲的中小學老師們身體都還硬朗著,可喜可賀,雖然也有年輕一點的過早離世。縣城每年都會有在職和退休老師體檢,米雲的父母每年都會見到全縣的退休老師,聊上幾句現在的生活,米雲出生的第一個村子的幾個老師依然健在,米雲也很高興,所以近三十年的很多事情,米雲也隻能保守的回憶,對師長們的敬意和尊重,尊師重教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傳統,米雲恰好又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為尊者諱是古人必要的素質。

米雲提前三十年寫回憶日記,主要是怕日後忘記的事情太多,因為某些原因,米雲的記憶力大不如從前,不像青少年時期可以過目不忘,隨著年齡越大,很多事情都已記不清了,很多事情都會向父母求證,當然是旁敲側擊,有些事情,米雲在十歲前的記憶,比父母六十歲的記憶都很清晰,他們很多記不得的事情,反而是米雲來補充,他們才能想起來,米雲都不想讓父母知道自己在寫近三十年發生過的事,很怕他們現在就看到,所以很多回憶都不敢用真名,哪怕米雲三十多年前的小學同學和玩伴,米雲都能完整的叫出他們的全名,十幾歲前的過目不忘真不是假的,人本身對自己感興趣和動心的東西記憶力就是超常發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婚喪宴記憶最深的是什麼,是熱鬨,是人多,是大聚會,米雲自己雖然親身經曆過幾十次婚喪嫁娶宴,但記憶深刻的就那麼幾次,婚喪宴最受歡迎的一道菜,也許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米雲的家鄉為例,最受歡迎的一道宴席菜可能是青椒肉絲,因為這道菜基本上男女老少都愛吃,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吃,至少在農村宴席中,青椒肉絲是最容易最先光盤的一道菜,米雲小時候就愛吃,幾十年後,米雲的女兒也愛吃。

第二道宴席菜是什麼,就是黃豆蒸扣肉,那個年代還不興梅菜扣肉,這個菜出來也是會被哄搶的菜,因為在101novel.com00年之前的幾十年,豬肉還沒那麼普及,也就是過年才能吃上,平時很少能吃到肉的,哪怕是不到三元一斤的豬肉,那個年代也不能常吃到。婚喪宴搶菜是那個年代最激烈的時候,菜上桌就會被搶光。大人還斯文點,十歲以下的孩子搶菜是出了名的,很多人吃酒席都不願跟搶菜的孩子坐一桌,可想而知,搶菜的小孩有多出名,讓大人們吃酒席都想遠離,實際上當時的小孩也沒有席位,都是站在大人後邊吃席的,幾十年來,一般小孩子都是不占座席的,都是站著吃席,我想那個年代吃席出名的孩子,每個村組都會有幾個。

宴席上前兩道出名的菜品都是豬肉,也是普遍宴席都有的菜,至今為止都還有,幾十年沒有淘汰,哪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無數倍,味覺也變異了無數次,第三道菜要說的就是魚了,有肉有魚才算宴席,那時候不是剁椒魚頭,是紅燒鯉魚或者紅燒草魚,還有一個麵粉油炸魚塊,或者油炸小魚,這兩道魚菜在三十年前左右還是比較流行的,尤其免費油炸魚。二姨家表哥結婚的宴席就有油炸魚這道菜,印象比較深刻,米雲當時是在外村上五六年級的時候,回村去吃席的時候就吃到這道菜,還包了一些帶到學校去吃。

近十年在農村宴席都看不到油炸魚了,取代的是乾鍋魚,酒勁燃料燉乾鍋魚,乾鍋裡麵放各種配菜和辣椒,紅燒魚可能還有,而且隨著近二十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乾鍋牛肉和乾鍋甲魚都出現在各大宴席了,生活水平高的宴席都會加上麻辣牛肉燉粉條,燉甲魚,燉黃鱔,紅燒豬腳,油捫棒骨,各種葷菜大菜都會上桌,雞鴨魚肉這四道常規菜幾十年來都沒有下過宴席。素菜十年以前都有好幾盤,近十年宴席上的素菜越來越少,以前的宴席素菜有什麼,現在想來,隻記得有四季度,黃瓜,冬瓜,絲瓜,木耳,青菜,那個年代葷菜不夠可以用素菜來湊,在90年代的宴席上,隻要有兩個大葷菜爐子基本上就可以撐門麵了,不像近十年,大葷爐子菜都是四個起步,宴席菜生活差了,會被人指指點點的,在農村和城市一樣,這就是世俗生活,閒言碎語和麵子在米雲的家鄉比較看重。

幾十年過去了,米雲吃過的宴席也有幾十次,留下深刻印象的宴席也不多,不管吃彆人家的,還是自家的宴席菜,宴席菜都有預算標準,米雲家自己也會擺宴席,至少米雲有關的,就有自己的升學宴和婚宴,生活水平隻能說中規中矩,不好不壞,念大學要用錢,升學宴才湊夠第一年大學的學費,夥食標準不可能開的太高,婚宴也差不多,在農村老家舉辦的,儘管那時候米雲已經全家搬進城裡好幾年了,反正米雲自己的宴席菜隻能算一般標準,實話實說。

米雲對宴席菜的葷素菜做了介紹,還想介紹幾個涼菜係列,雖然涼菜係列是近十年來興起的菜品,但過去的三十年也有屬於自己那個時代的涼菜係列,比如比較有代表性的油炸蠶豆和油炸花生米,還有魚皮花生,和青黃豌豆,這四道菜當時是下酒菜,也是小孩子喜歡的菜,是那個年代最好的零食之一,小孩子吃完飯,都會抓上幾把放在口袋裡,出去玩的時候,沒事吃上一兩顆解解饞,那時候零食太少,隻有麻花這種零食,還有老式麵包和老式法餅,這幾種就是農村常見的零食,還有花錢去買,沒有東西可以兌換零食。

城裡的婚宴就不同了,有各種零食品種和水果,那時候飲料不多,米雲小時候基本上沒有喝到過飲料,橘子汁和汽水就是最大的飲料了。糖果在農村婚宴也有,吃喜糖這個城裡和鄉裡一樣,城裡多了各種餅乾和巧克力,米雲吃巧克力最早的時候就是在城裡表哥的婚宴上,大姨家兩個兒子的婚宴米雲記得都有進城參加過,在哪一個表哥婚宴上吃的巧克力就記不住了。

米雲家都比較節儉,母親的八姊妹兄弟都繼承了外公他們的節儉家風,儘管外公從十幾歲乾到六七十歲退休,村支書當了三十年退休後,後麵又去村外當了十幾年的衛生院支書,藥廠支書,供銷社支書,養路班等各單位的支書,但家風還是節儉的不行,三個舅舅都傳承了借鑒,城裡用壞的拖把都會帶回鄉裡藏在樓閣上,堆滿樓閣,而且舊東西都不舍得丟,還個個勤快,打工做生意,還種地,反正比一般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勤奮又節儉,母親的五姐妹也差不多,個個也是節儉的不行,基本上一生都沒碰過任何化妝品,沒有買過幾件衣服和鞋子,而且她們也不差錢,比一般人來說,條件相對算還是比較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家風看來還是有很大影響的,雖然節儉但也大方,外公家他們的門前經常會有附近的老人過來打牌玩耍,幾十年來,外公外婆都管他們飯和煙,比較好客,外公為官幾十年都是兩袖清風,家裡沒有任何財產,以至於小姨和小舅他們上小學都沒錢讀書,幾十年的村一把手和鄉鎮各單位一把手都不能養活家裡的八九口人,尤其外公村支書卸任後的十幾年鄉鎮支書中,沒有能力供養幾個幼子幼女上學的地步,母親也是無意中透漏,說最後就靠外公和母親兩人養全家,母親教書還有點工分,母親十六歲出來教書,照顧家裡十多年才出嫁,那個年代外公的工資也不多,還要像村裡的普通老百姓借貸,才能讓舅舅和小姨完成最後的學業。

米雲還發問家裡的其他人呢,母親說大的都已成家立業和出嫁,隻能勉強維持自家生計,有單位有工資的又隻有外公和母親兩人,剛開始還隻記工分,後來才有工資,後麵十年的養家責任隻有在他們的肩上,弟弟妹妹小,還在上學階段,外公年事已高,沒辦法的事,母親就說教過舅舅和小姨,當過他們的老師,在家還要帶他們長大,就和米雲小時候一樣,讓小姨帶,讓各個表哥表姐帶,舅姥爺帶,爺爺奶奶帶,終於理解為麼小時候在一個村子裡,外公外婆不能帶米雲,還要讓長期癱瘓在床的舅姥爺帶,看來各個年代生活的壓力都比較大,養家糊口的重擔比較重。

母親也是無意中說出來的話,還是談到學校搭餐交米的事,母親管了學校的生活夥食費幾年,中間算了占了一點便宜,母親說外公當時像村裡四組的一戶人家借了500塊,那是80和90年代的500塊,購買力超過現在的5萬左右,母親是擔保人,那個年代一般人也很難向外人借錢,找銀行都借不到錢,給高利息都不一定能借到錢,米雲外公借到了,還是天大的麵子,外公一輩子風評都比較好,隻不過還款人隻能是母親,利息也是母親來還。

母親跟米雲說外公老了,賺不到錢了,隻能由她來還,米雲也隻能默默心疼母親幾秒鐘,也心疼自己的童年,父親家更窮,聽說娶母親的時候,連一件外套都沒有,更彆說彩禮,米雲出生幾年都隻能住學校,沒有自己的家,母親也是還了好多年貸款,又要養活米雲兩兄弟,難怪米雲三四年級以後就沒穿過新衣和新鞋子,母親說那個借錢債主的孩子讀書的時候,母親給他免了每天兩餐,一餐二兩米的糧食,免了幾學期,當利息錢,那個人家的孩子隻比米雲高一屆,米雲曾和他同過一年學,也認識,後來米雲留級一年才低一屆,初一還一同結伴走路一兩小時回村,隻是那時候米雲不知道他家有錢,是三十多年後才知,米雲問他們家為麼比當官幾十年的母親家還有錢,母親說他們家是小販,自己收棉花,有經濟頭腦。

中小學時代的孩子們在學校一般每頓都不會吃上二兩米,一兩米就綽綽有餘,夠吃飽了,母親一生占公家便宜的就那麼一次,那時候母親教書一月的工資就五到十元,聽說省一點還能有結餘,反正日子都過來了,父母也沒說過苦,米雲也不敢多問,還是米雲今年過年在家問的,剛好米雲也是今年元旦過後開始寫的兩本日記小說,正好有很多事像父母求證,還隻能旁敲側擊的插問,裝作無意中問出來。問的過程中,發現父母的記憶還不如米雲十歲前的記憶,有好多事和人他們都記不清了,還要米雲來完善矯正,父母和米雲三人辯論對錯。

米雲也不想讓他們知道米雲寫他們過去的事,生怕他們知道發現,至少近二十年不想讓他們知道,米雲回憶起來都會有點顧忌,寫的斷斷續續和遮遮掩掩的,尤其近三十年發生的事太過靠近,或許再過三十年,米雲會寫的更流暢,毫無顧忌,畢竟大部分人都還在世,還是要避諱一下,未來的米雲會寫父母親人,但不是現在,至少再等二三十年。老年化社會的到來,人均壽命已到90歲左右,以後可能會越來越高,隻要不生大病,未來的百歲老人會越來越多,當然如果經濟能起來,生活水平越好,科技越發達,人類的壽命就會更長。米雲希望此生能如實記錄這幾代人的生活,雖不能完全真實的記錄各行各業的生活,但記錄自家人的生活,見證幾代人的生活還是可以的,不會給社會帶來負麵影響,有限的時間,記下有意義的年代故事。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SSS天賦:把校花做成傀偶 雙人方塊求生,性感蘿莉終成嬌妻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風生水起 我嘞個驚天霹靂玄學真千金 八零,首長不追了,帶崽離婚真香 快穿:惡人終入病嬌懷 小師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八零滬市:和冷麵軍爺的風月官司 小巷人家2艱難之路 末世:最後一個男人的我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