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春節假期已過半,隻不過已經有兩年不用著急趕上班的節湊,今年春節過的比較平常,像往常一樣,隻去了外公外婆的墳山上拜年,去了小舅一家拜年,往年還是幾個舅舅家都有停留,基本上所有親戚基本上在小舅家吃了一頓晚飯,打會牌,米雲也是幾十年來,春節期間唯一一次的上牌桌機會,一桌麻將,兩桌撲克,米雲上的撲克桌,現學現用,年味是越來越淡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國人幾十年來的神聖使命,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在年前想方設法趕回去過年,米雲幾十年來也隻有兩三次沒在家過年,一次首都,一次深圳,一次東莞。
過年回家是中國人的習慣,傳承了幾千年,雖然現在的年味沒有幾十年前那麼濃厚,但大部分習俗還是繼承了,崇敬祖先,祭祖,祭拜先人,給親人送燈亮,燒紙錢,燒臘焚香,虔誠祈禱先祖庇佑子孫後代,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米雲不確定以後的90後的下幾代還能否正常傳承下去,春節最重要的是團年飯和除夕守歲,還有走親戚,目前隻有團圓飯還在繼承,年夜飯和守歲出行和走親訪友已經淡化了太多。
春節習俗有的還在傳承,大年初一初二還是有不出遠門的習慣,不洗衣,不洗頭,不倒垃圾等各種老規矩,各地風俗習慣大同小異,幾千年的敬矩還在影響父輩們的生活,米雲估計已經不能影響90後出生子孫後代了,現在全國還保留有傳統文化活動的地域越來越少,西方化生活方式會越來越多,國人的文化複興之路還任重道遠,雖然現在可能有複蘇的跡象。
米雲今年是一個人基本上看完了整個春晚,守歲到淩晨半點,家人都先後入睡,實際上米雲近幾年的作息時間已經推遲到了零點以後才入睡的地步,雖然是倒床就睡,但時間延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米雲不記得有多少年沒看過春晚節目了,今年居然破天荒的看完了節目的九成五以上,米雲隻記得有的守歲晚上八點左右就入睡了,還是晚上11點半起來放鞭炮出行。十年除夕各有不同,前二十年的除夕夜也是不同,三十年前的除夕更不相同,要說讓人最懷念的還是三十年前的除夕夜。
三十年前的除夕夜怎麼過,米雲現在印象也不多,但記得是快樂的,從上到下都有換新,哪怕是縫製的新衣服,穿在身上都是懶洋洋的,那個時候,一般都是下午三點左右吃年夜飯,也是十幾碗菜,家家戶戶自己養雞養豬,大菜就是雞肉豬肉,那時候的肉要比現在的好吃幾百倍,哪怕現在花再多的錢也難吃到那種無公害的肉,以前的牲畜都是吃糧食,人也是吃糧食,還是人吃不飽飯的年代,基本上都是一視同仁,沒有現在的高科技狠活。一個笨重的八仙桌,四腳長凳,重型木穀倉,簡單的陳設,簡單的團圓飯,有人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送財神,給上一毛錢,一碗米,大門上會貼上一個小撲克牌大小的財神年畫。
吃完年夜飯後,就是洗澡,還要燒火洗澡,就在吃飯的堂屋,燒上幾把柴火,然後就洗澡換新衣,小時候也不怕冷,儘管門外有到膝蓋深的大雪也不怕,而且大雪一般都是下在年前,不一定全在春節期間,穿上新衣就跑出去和附近的小夥伴一起出去玩耍,不到春節晚會的時間不會回來,那時候的鞭炮有限,沒有煙花,隻能撿年夜飯幾掛鞭子中的殘餘產品,沒有引燃的小鞭子去單獨放,也能到商鋪去買插刮泡和打炮等炮仗,小時候壓歲錢不多,不能買的時候就隻能撿地上的存貨去炸街。
小時候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黑白電視,年三十看晚會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和山村,電力嚴重不足,25瓦的燈泡都是灰暗,不能全部點亮房間和大堂,黑白電視更是難開機,就算僥幸開機後,也隻有一兩條橫杠線,滿屏都是雪花秀,聽得到聲音,看不見圖像,年三十晚上很難帶起燈泡電視,那個時代還沒有電暖器和冰箱空調洗衣機大功耗電器的存在。偏遠山區的電力改善真正的要到101novel.com00年前後左右,之前章節好像有詳細介紹過。
大年三十到初二可能還會有禁忌說法,雖說現在已經淡化很多了,但還會有點,米雲比較傳統,還在在堅持,連洗頭和丟垃圾都堅持到過了初二和初三。
年夜飯幾千年來都是奉行的滿滿一桌,就是有吃有喝有剩,一頓年夜飯準備的菜可以吃完半個正月,還要招待親友,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會安排幾頓飯招待親友,就是臘肉煮的白蘿卜都可以吃到正月十五,隻要天氣不是太暖和的情況,都不容易壞,現實中吃了十來天左右,白蘿卜基本上都會開始變酸,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就是以前的農村的真實生活。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以前的蘿卜白菜好吃,現在的蘿卜白菜其實也不差,隻不過生活水平提高了後,人們的味覺進化了,山珍海味吃多了,偶爾換點蘿卜白菜也還不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團圓飯,表示全家團圓。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民以食為天,在這個傳統佳節就顯得更加入情入理,吃成為大部分人春節期間的主要活動。到了除夕這天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互敬互愛、舉杯祝酒,共敘天倫。在外地的家庭成員,凡是能夠回家的,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吃飯,所以這頓飯叫團圓飯。
民間傳說,“年”是一種凶猛的怪獸,它每隔365天就要在天黑以後,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吃一次大活人,所以讓人談“年”色變。人們就在這可怕的一夜吃“年夜飯”,祈求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年夜飯是一年內最豐盛的一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鬨鬨,辭舊迎新。
團圓飯一般都是在下午一點到五點之間。也有的在上午10點到正午時間完成,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早上,起來後,全家人齊心協力再次徹底地打掃衛生,然後掛門籠、張貼春聯、福字、年畫,貼完後就迎接一年中最後一頓非常豐盛的團圓飯,全家人都要齊全。
在外地工作的家庭成員,凡是能夠回家的,都要在除夕之前趕回家。如實在不能回家的,家人們要為他們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所以,這團圓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
年夜飯一般是從除夕三十的23點開始一直到24點,這頓飯的主要目的是全家人辭舊迎新。全家人一起先供奉族譜祖宗,然後由家庭主婦煮餃子等食材,北方那邊主要是餃子為主,南方這邊是以雞蛋和紅棗為主,等餃子雞蛋煮熟後,主人就大聲地喊接神了,然後由家中的男孩子點燃鞭炮,鞭炮在劈裡啪啦之際,男孩抱一捆柴火往屋裡走,寓意新的一年財源往家裡滾滾而來。這時候全家每個人都要說吉利祝福的話,所以這頓飯的主題是闔家歡樂、辭舊迎新。
團圓飯的菜譜,都是大同小異,南北差異,但家家戶戶都會吉慶豐盛的準備,炒菜、燒菜等熱菜各不相同,但唯有相同的是家家必須都要有雞魚,因為“雞”與“吉”諧音,寓意吉祥吉利;“魚”與“餘”諧音,寓意為富足有餘,連年有餘。
團圓飯要把雞肉吃光,寓意著吃進吉祥吉利,吃掉饑荒或債務還光;魚不能吃光,一定要剩一點,寓意為連年有餘糧、有餘款,生活富裕、前途美好。但不管怎麼樣,團圓飯的飯菜是一年中最為豐富的,質量也是最好的,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年夜飯的菜品基本上都是“團圓飯”吃剩的,但必有魚,取“富貴有餘”之意。有條件地添加幾個小炒或小涼菜。這頓飯主題是闔家歡樂、辭舊迎新,每個人都要說吉利祝福的話,晚輩要給長輩磕頭拜年,通常長輩會給未成年的孩子壓歲錢,中年的主人也要給年邁老人壓歲錢。
南方團圓飯的主食以米飯為主,有的人家米飯中搭配些棗子、柿餅和杏仁等副食品,主要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棗子寓意春來早,柿餅寓意事事如意,杏仁寓意幸福事。花生寓意長生不老。有的人家的團圓飯一煮多吃,把這飯又叫做隔年飯,寓意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
年夜飯的主食是餃子和雞蛋,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人家還會在其中的餃子裡放上一個硬幣,誰要是吃到硬幣,他這一年就會很幸運。吃餃子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大門關起來,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敲擊碗筷。吃完年飯後,就要將桌子的碗筷收拾乾淨,再打開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北方年夜飯是餃子,南方就是雞蛋和紅棗,茶葉蛋居多,荷包蛋其次,過去是雞蛋比較珍貴,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米雲家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煮茶葉蛋,米雲家鄉這邊的年夜飯比較流行茶葉蛋,實際上茶葉蛋現在基本上在市場天天都能吃到,隻不過平常人家一年到頭就煮一次,有的時候還會煮紅棗,或者麻花,沒有固定的標準,喜歡吃什麼,就煮什麼,年夜飯可以看作是宵夜的一種。
團圓飯不僅僅是一頓飯,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和家族情感。團圓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所見的家庭團聚的形式。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團圓飯的來曆,以及它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國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和通信技術落後,人們很難在短時間內聚集在一起。因此,在重要的節日或慶典時,人們會選擇在祖先的墓前舉行祭祀活動,以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意。在這些祭祀活動中,人們會準備豐盛的食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團圓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祭祀活動逐漸演變成家庭團聚的形式,成為中國人慶祝佳節的重要習俗。
團圓飯的菜肴非常豐富,通常包括雞鴨魚、肉、蔬菜等美味佳肴。其中,魚是團圓飯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寓意著年年有餘,是吉祥的象征。此外,還有一些地方特色的菜肴,如廣東地區的臘腸、北京地區的烤鴨等。這些菜肴不僅美味可口,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除了菜肴的豐富多樣,團圓飯還有許多與餐桌相關的文化習俗。在吃飯之前,家庭成員會共同舉杯祝福,表達對彼此的關愛和祝福。在吃飯時,家長會為孩子們夾菜,傳遞關愛和溫暖。此外,還有一些與餐桌相關的禮儀和規矩,如不能浪費食物、不能插筷子直立在飯中等等。這些文化習俗不僅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和禮儀之邦的美譽,也使團圓飯成為了一場文化的盛宴。
團圓飯不僅僅是一頓飯,它更是中國文化中家庭觀念的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也是人們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因此,團圓飯成為了中國人在節日時最重要的家庭活動之一。在團圓飯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可以激勵人們努力工作和學習,還可以使人們更加珍惜家庭和親情的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人可能無法經常回家與家人團聚。但是,團圓飯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傳統習俗之一,依然被人們所重視和傳承。通過在節日時與家人團聚、共享美食的方式,人們可以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珍貴。這種情感的聯係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還可以使人們更加堅定地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父母親人在,家鄉永遠都是歸途,無論相隔多遠,都會想著回家,一旦不在,回家鄉的念想就可能會淡化。有個名人說過。當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這世間就再也沒有任何人,真心實意的疼你、愛你了,再沒有人在意你過得好不好、開不開心、工作累不累、胖了還是瘦了。再沒有人忍你的壞脾氣、包容你的缺點,當你回憶和父母的點點滴滴時,就會淚流滿麵、心如刀割。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擁有了父母的愛,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嗬護和關心下,用他們的愛陪伴我們走過春夏秋冬,無論是在我們遇到困難,還是在人生迷茫時,總會得到他們的幫助和鼓勵,讓自己有勇氣走下去,因為有了他們,也就有了堅實的依靠,讓自己擁有了穩穩的幸福。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付出和無怨無悔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的平安與快樂,在風雨中,在受傷後,在失意時,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正如魯迅先生曾說“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父母時,內心會充満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因此獲得人生更多的樂趣和自由。”。
或許父母在的時候,不覺得什麼,回家叫一聲爸爸,媽媽,總會感覺很平常,隻有當父母不在了,當回到家,也會脫口而出一句,爸媽就會傷感,人要學會珍惜和陪伴,米雲喜歡曆史,看了幾千年的曆史,希望能平淡的度過一生,無遺憾的一生,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沒有什麼比一家團圓共同度過幸福的幾十年,錢財如糞土,足夠日常所需就好,米雲從小到大對錢財不感冒,雖然沒有錢財在社會可能寸步難行,幸福和成功的定義怎麼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知足常樂,希望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