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修繕好後,整個小區的用水係統又恢複了運轉,但為了衛生健康著想,衛亭華還是通知小區的幸存者們建議把水煮開後再飲用。
但這又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電力係統。
雖然城市裡的大型設備都沒遭到巨大的破壞,隻要有專業技術人員就可以重新維修啟用,但電站都是在郊區,突圍出去並不難,難的是怎麼守住,他們目前還沒辦法對抗小區外麵成千上萬的喪屍。
好在小區裡是有備用發電機的,再加上三個雷係異能者的貢獻,讓小區居民一天三頓熱飯還是能做到的。
其餘時間隻能鼓勵人們自主燒柴火了。
白幸這些天做飯已經習慣了柴火爐,甚至還把廚房改成了柴火灶,這會兒突然用上電了,總覺得做出來的飯菜都不是很香,於是果斷放棄電爐做飯,而是囤了好幾個充電寶和充電式台燈。
再加上諶渙有了火係異能後,徹底成了白幸的燒火夫,至於雷係異能嘛,不能直接作用於電子產品或家具,會炸掉。
這是諶渙炸掉了一個小暖爐和一部手機得出的教訓。
但是輸到發電機裡是可以的。
…
有了諶渙這個小隊天天空著皮卡開出去,滿滿車廂開回來,小區裡很快就知道了“東曦小隊”在接任務的事,有的在他們回來時攔住他們詢問請教,也有的去問了帳篷裡的工作人員,得知成立小隊接任務可以換吃穿用品後,膽大的人立馬抓住了先機,趕緊組織了人成立小隊去接任務。
有一個人做榜樣,就會有另一個人效仿,然後就會引來更多的模仿者。
有了想做的事和想得到的東西,人生活的熱情度就會高漲。
衛亭華現在每天看著帳篷前來來往往急切,忙碌卻滿懷期待來接任務的人們,心裡很是欣慰,因為他們的眼裡有了光,有了奮鬥的目標,不再是混吃等死。
這才是人氣,這才是他想做成的幸存者基地。
他希望來這裡的人能把這裡當成家,而不是一個等待死去的中轉站。
…
小區裡每天忙得熱火朝天,進進出出的隊伍從太陽升起一直持續到太陽落下,衛亭華每次出去搜救幸存者的隊伍回來時車都是滿的。
不到一個星期,小區東邊空的那幾棟樓都快住不下了。
小區裡的住民也從一千人擴大到了近五千人,一大部分是衛亭華和諶渙帶著隊伍去救回來的,另一部分是他們啟用了一些地方廣播通知各區域幸存者後他們自發組織來的。
周毓寧就是跟著她堂哥組織的隊伍一起來的,她因為身體原因剛從部隊裡退伍,她堂哥正好在l市開發旅遊項目,所以才邀請她來玩兩天,隻是還不到一個星期就出了這種事。
她們住的小區是l市有名的富人區,不在市中心,各項防盜安全設施都是最好的,門衛也是受過培訓才上崗的,不是一般小區那種隻混日子的大爺,喪屍蔓延時也多虧他們眼疾手快,當機立斷關閉了小區大門才得以逃過一劫。
隻是全民發燒那幾天,小區裡也有好多人變成了喪屍,又連著咬死了好些人,那之後各家各戶緊鎖著門,再不敢踏出一步。
雖然小區裡也有生活超市,大著膽子小心些總能拿點東西回去,可超市東西總歸是有限的,活下來的人也不少。
周毓寧和她堂哥周紀辰都不會做飯,家裡當然不會有富餘的食物,在吃完一些速食又餓了兩天後,周紀辰就敲響了對麵的門,對門住的是個愛健身的男人,叫吳耿,他們說過幾句話,也算熟悉。
於是周紀辰就說服了他一起去生活超市拿食物,因為超市的食物,周毓寧,周紀辰和吳耿三人才得以又撐了一個月。
直到這天小區前方廣場的廣播響起,他們才知道了有搜救隊和幸存基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