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再問問汪家如何,還有家裡的侄子侄女,也都是嘮嘮家常。
過了一會,等汪淑芳放鬆下來才問正事“進宮前大哥可曾吩咐過什麼?”
在此之前,皇後就和汪家通過氣,說了皇帝不打算選新人進宮的事。
汪家現在正是要小心的時候,自然要順著皇上的心思來,這宮裡進的人少,還能少點給皇後添麻煩。
這次,不管是哪家,怕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妄想罷了,那點心思淺薄的很,但皇帝不想配合他們。
更何況是汪家,就送再多的汪家女進宮,皇帝都不會給他們一個皇子,這樣的話,何必要把大好年華耗在這裡。
身在籠子裡的人,才知道自由的可貴。
按淑芳的性格,她也不適合呆在宮裡。
皇後的處境不算差,這條路也是她自己選的,但對她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選擇,隻能說是兩害取其輕。
說到家裡人,汪淑芳也放鬆一點了,“大哥就是說不要給長姐添麻煩,聽您的安排就好。”
雖然在彆人麵前有氣勢,在長姐麵前,那份羞澀才像她這個年紀的小女娘。
“大哥也是為你好,多留幾年也好,汪家女不愁嫁。”
汪淑芳才剛及笄不久,年歲上不著急,汪家結親也需要謹慎,這輩就這個女孩,多留上幾年也正常。
因為她爹帶著另外兩個哥哥常年在外駐守,所以,實際上在京城當家的是大哥。
而且,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哥可能比在外麵的那三父子多了一點腦子。
在外的三人,腦子怕隻在戰場才能動起來。
和那種老奸巨猾的大臣比是比不過的,人家若是嘲諷上幾句,他估計都聽不懂。
但在汪家,確實是矮個子裡拔高的,連脾氣都比其他人好點,至少沒那麼爆。
知道自己不太聰明,有時還會聽聽這個妹妹的意見。
既然妹妹說了,老老實實回家婚配就好,他便也這麼傳達給汪淑芳,還強調了好幾下,怕皇後難做。
汪淑芳在這裡待的那麼一會,已經知道當一個皇後有多忙了,宮裡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皇後過問兩句。
也是因為長姐始終喜歡親自過問,親力親為,不可避免,就累。
不過,處境倒也沒她想象中的那麼差,那些女官對皇後也是恭恭敬敬的。
比起之前親昵的模樣,現在的她更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回想到她在漱芳齋的待遇,好像確實是她多慮了。
若是長姐的處境真的那麼不妙,也不能讓她在漱芳齋那麼住的那麼舒心,那些嬤嬤對她也是真的小心。
皇後和這個久未見過麵的妹妹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隻是話話家常,但,這麼多年,也是第一次和家裡人聊這麼久,自然要留頓午膳。
膳還沒上,就聽到了一聲“母後。”老遠就傳過來了,上揚的音調透露著來主的興奮和親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