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柳南嘉才想起來,自己以前習慣用的那些白紙都是漂白處理過的,原始狀態就是這樣黃色的。
照李明所說的日曬法肯定不行,時間來不及。
柳南嘉就開始思考以前知道的漂白劑都有哪些。
氯氣是比較常用的,但是這會兒沒法獲得,而且還有毒,不行不行。
化學課學到過二氧化硫也有漂白作用,但是效果是暫時的,顧客買回去發現紙慢慢變黃了,該覺得他們的產品有問題了,也不行。
還有什麼呢?
最後終於讓柳南嘉想到了一樣東西,還非常好獲得,那就是草木灰!
“草木灰?那不是用來洗衣服、當肥料的嗎?”
李明很疑惑,他造了十幾年的紙,也沒聽說過哪裡有用草木灰的,這位柳東家小小的年紀,是怎麼能知道的?
柳南嘉又把她爹搬出來了,“隻管試試唄,沒用就算了。”
東家吩咐了,李明也不敢不聽,將信將疑地去試了。
結果自然是成功的。
頓時對柳南嘉是佩服不已,疑慮也徹底打消了。
所以當柳南嘉看到那邊蓋房子的石灰,讓他也拿來試試的時候,李明絲毫沒有猶豫。
試驗下來,草木灰和石灰這兩樣都是能用的,大大節省了漂白紙張的時間。
這樣,造紙的問題也搞定了,可以投入生產。
剩下的就沒什麼問題了,模具是由方木匠親自操刀,做好後就送來了莊子,交給這裡的工人印刷。
柳南嘉覺得叫他們奴隸、下人都不太合適,便把“工人”拿過來用。
其他人雖然覺得這個詞有點怪怪的,但一個稱呼而已,也都由著她了。
當然這些工人們是被培訓後才會的。
隻是大富翁的地圖由於圖案比較複雜,光靠模具印刷是不行的,還得人工最後處理一下。
是在這些人中找到了兩個有一點畫畫基礎的,由曹婉瑩和宋辰親自教會,能獨立完成後才交給他們的。
漸漸的,這些人的分工也明確了下來。
有跟著李明造紙的,有印刷的,有檢查的,有些人什麼都乾不了,就被安排了最後組裝的活。
折騰了這麼長時間,終於開始投入生產了。
這邊莊子裡乾得熱火朝天,柳南嘉和曹婉瑩也沒閒著。
她們倆分頭在安平鎮和長寧縣各買了一間鋪子。
產品有了,得有地方賣才行啊,這裡可算是她們的大本營了,怎麼能沒有呢。
這兩間鋪子都沒有很大,隻在四周擺了一圈貨架,正中間放著幾張桌子。
這幾天,安平鎮和長寧縣的人們都發現街上開了間有些奇怪的鋪子。
哪怕在喧鬨的大街上,也能從外麵聽到裡麵大呼小叫的聲音。想進去看看卻發現裡麵已經擠滿了,根本進不去。
而有些家裡有孩子在學堂的,也發現到了平時下學的時間,孩子卻沒回來,總是比以前晚了一個時辰才到家。
還有些以前怎麼說都不好好學的孩子,突然對識字有了興趣,開始發奮學習了!
一時間家長們是喜的有,愁的也有。
最後終於有人發現了端倪,原來孩子們下學沒回來都是跑到那家新開的店裡玩遊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