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嘉其實也發現了,河水的水位比以前上漲了不少。
從長寧縣回村必經的那座橋就可以看出,離水麵近了很多。
“村長叔,這段時間讓大家多注意吧,特彆離河近的那幾戶人家,最好先避一避。”
柳南嘉回到縣裡,就去找了秦縣令,顯然他也在為這天氣發愁。
“不止咱們長寧縣,咱們整個青州的莊稼今年都受了影響。”
秦縣令知道的消息還更多些,“南嘉你們也多囤些糧食,特彆是你的飯店。”
柳南嘉點頭,“秦縣令放心,我們家的糧食夠的,渡水村的土豆影響也不大,收獲了不少,全村估計有個幾十萬斤。”
秦縣令想到土豆,緊皺著的眉頭放鬆了些,“是啊,不瞞你說,在你們那兒看過之後,我也買了些回來,種了兩畝,收獲還不錯。”
“隻是土豆並不耐澇,如果這雨再下下去,也是不行的。”
秦縣令和柳南嘉又齊齊歎氣。
但該解決的問題還得解決,柳南嘉又講了河麵水位上漲的事。
秦縣令對此也很重視,“這是個大問題,我去找幾個懂水利的人問一下。”
問的結果就是堤壩需要加固,秦縣令毫不含糊,立馬著手去辦。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困難重重。
首要的問題就是銀子。
這種大工程,且不說人工費,材料費都要一大筆。長寧縣也是在秦縣令來了之後才一點一點好起來的,縣衙裡能支配的那點銀子根本不夠。
而往上打報告時間又太長了,況且就這情況,估計各地都在往上申請撥款。總之這條路希望渺茫,還是得自己解決。
秦縣令發愁。
柳南嘉湊了上去“縣令大人?”
“有什麼話直說。”這一年多兩個人關係也熟了,說話也不那麼拘謹,秦縣令一聽就知道,這丫頭又想從他這要什麼好處了。
上次是在郊外要了一塊地,上上次是讓他給她的學院撐場子,上上上次……咳。
“這錢我來出,”見秦縣令瞪大了眼睛,柳南嘉連忙接上了後半句“一部分。”
秦縣令還是不信,“你?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
“那當然看縣令您拿什麼換了。”
其實柳南嘉要的也簡單,士農工商,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商人地位低,還體現在稅收上。
不僅有商品稅、住稅、還有各種各樣的過路稅,特彆是最後一項。
原材料不少都需要從外麵運輸回來,尤其是飄洋過海過來的咖啡豆和從西域來的棉花,幾乎每過一層關卡就要被扒一層皮下來。
長寧縣有秦縣令在,已經比烏七八糟的安平鎮好很多了,但這些稅加起來還是挺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