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縣令這邊也正在商議這個問題。
“附近湧來的災民越來越多了,遲早會影響到縣裡本地人的生活的。”
這次水災涉及到了整個青州,其他地方可沒有柳南嘉的提醒,也沒有秦縣令這樣的好官,早已一片混亂了。
就比如安平鎮,縣令和主簿都龜縮在自己家裡不出來,根本不管外麵亂成了什麼樣子。
這消息還是從王嬸那兒傳來的,他們在安平鎮的店至今不敢開門,因為隻要是有食物的地方,都會遭到哄搶。
也沒有長寧縣裡的救援隊,不知道受傷甚至淹死了多少人。
到處是臟汙,甚至有屍體就橫在地上沒有人收拾,餓極了的小孩和野狗搶吃的。
那場麵,王嬸他們去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敢去了。
“村裡一切都好,糧食也夠吃,你們在長寧縣好好待著,不用想著這邊,也千萬不要往安平鎮送食物,絕對會被搶走的,店一時半會兒是開不成了。”
這是當時王嬸給柳南嘉寫的信。
收到信的第一時間,柳南嘉就來找了秦縣令。
也就有了前麵把災民拒之門外的場景。
“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被攔住的人越來越多,在城外也會彙集成一股不小的力量,萬一有人惡意把他們組織起來,強行突破,就麻煩了。”
“現在這局勢,已經不是我一個小小縣令能控製的了,往上寫的折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回信,唉。”
但事情還是得解決,秦縣令在城外設置了一個災民的安置點,每天給他們發放糧食,並且鼓勵他們自己開墾荒地。
開出來的地就歸他們自己所有,到了明年種植的季節,還可以給他們種子。
這樣的舉措滿足了一部分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是實在過不下去,也不會想著背井離鄉來這兒。
然後是在城外開了一個交易點,城裡有意願來賣東西的,可以到這兒來,有官兵守著。
也安撫了一些人,這部分人大多是剛好被困在了這兒,有錢,但走不了,是交易點的主要客戶。
還有人出錢請其他災民給他們蓋起了房子,讓自己住得舒服些,也算是幫著解決了一些人的溫飽。
至於剩下的部分刺頭,就直接武力鎮壓了。
於是宋辰又成了主力,這和他以前自己練不一樣多了,武力進步得飛快。
災民被安撫了下來,但擋不住來的人越來越多,長寧縣裡存儲的糧食有限,柳南嘉囤的也所剩不多了,這樣下去,遲早有用完的一天。
然而,還有更糟糕的情況。
這日宋辰從城外回來,照例按柳南嘉的要求先換衣服,清潔雙手。
“這兩天城外的人好像安靜了許多,活動的人都少了。”
“嗯?是外麵哪裡有動靜,走了嗎?”
“不像,沒有聽說除了我們這兒,哪兒還有發糧食的。而且走也是白天走吧,哪有半夜偷偷溜的。”
“那是怎麼了。”柳南嘉想到了一種可能,“你明天小心些,再多看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