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一月,宋辰的信終於到了,比之前晚了一個多月。
柳南嘉上次說的,想給邊關的戰士們捐一批物資,並不是臨時起意。
早在上一次和宋辰通信時,就提過,問他需不需要走什麼流程。
這次宋辰也在信中回應了。
“我先替眾多將士謝謝你,有那些衣服和食物,今年的冬天一定會好過很多。而且,姑父也說了,不能讓你白送,還是按軍需物資來采購,隻是,價格不會太高。”
柳南嘉一點不介意,原本她都打算完全捐贈的,隻是擔心軍隊那邊有什麼規定,直接送過去不會接收,才想著問一問。
這下得到準信,就連忙吩咐工廠趕製。
這批衣服不需要怎麼講究樣式,外麵也改用了最厚實耐造的布料,主打一個結實耐穿,暖和實用。
柳南嘉忙著監工,既然走了官方采購的路子,就更不能出問題。
她也沒想到,為士兵們買些過冬衣物,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上次宋辰收到信後,就立馬找寧王商量。
他去年到遼城時正值隆冬,體會過了這裡的冬天有多冷,也自然明白,一件暖和的冬衣,對這裡的將士們有多重要。
寧王也想儘力促成此事,柳南嘉給宋辰送衣服,也連帶著給了他一份。
暗地裡沒少打趣宋辰,說自己是沾了他的光。
得知柳南嘉的意思,不禁鼓掌讚歎“南嘉小友真是高義啊,難怪你對她如此情根深種。”
“姑父!”麵對長輩,宋辰難得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我們這邊,要怎麼接收呢?像南嘉說的捐贈是不行的,在長寧縣你們接觸過,有心人一查就能查到,會被認為您和她有牽扯,對她,對您都不利。”
“沒錯,是得想個辦法。”
彆看寧王身居高位,又是這裡的最高統領。但他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密切關注著。
再加上如今的皇帝年事已高,寧王身為正值壯年的皇子,又統領著邊關的幾十萬大軍,正是奪嫡的熱門人選。
那些朝中官員,為了站隊,鬥得不可開交,白的都能說成黑的。
誰會相信,有人會完全出自本心,捐出這麼大一批物資來?
若是被認為是寧王自己掏腰包,就更不妥了。
兵權,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是個敏感的話題。
讓寧王在這裡統領軍隊,本就是實在沒有更合適人選的無奈之舉,若是還自己補貼物資,被人攀咬上是在拉攏軍心,到時撇都撇不乾淨。
怎麼,是軍餉給的不夠嗎?還用得著你寧王出頭?
然而,軍餉確實是不夠的,隻是不能由寧王提出來。
於是,爭論又轉到了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