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威服南唐_北宋帝國興亡史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43章 威服南唐

第43章 威服南唐(1 / 1)

轉過年來,柴榮在整頓了內政之後再又把視線轉向了南唐,他決定再次禦駕親征。沒辦法,因為南邊已經出事了。

要說李重進這人也真的是猛,他自柴榮回師之後就一直守在壽州(今安徽省壽縣)城外,而為了給壽州解圍,南唐的那一堆名將們再次集體出動把正在包圍壽州的李重進給來了一個反包圍。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南唐的這些名將們輪流拳打腳踢的李重進竟然頑強地一直挺在壽州城下,壽州城裡麵的人出不去,而城外的南唐援軍也是一個都進不來。於是,南唐軍隊在壽州外圍結下了連珠寨以斷絕李重進的糧道,李重進想困死壽州,那他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眼看這樣下去遲早會把李重進給困死在壽州城下,柴榮決定再次親征為李重進解圍。趙匡胤本來還在為父親守孝,但戰事緊急,他被柴榮奪情起複讓他隨同大軍一同出征。

有句話叫做化悲痛為力量,這句話用在這時候的趙匡胤身上簡直太正確了。到了壽州,柴榮給了趙匡胤一個任務,那就是把壽州城外圍由南唐軍隊所構築的二十餘座連珠寨給拔了。趙匡胤二話沒說,他帶著兵就衝了出去。這一仗簡直是摧枯拉朽式的勝利,隻是半天的功夫,這些連珠寨全都被趙匡胤給拔了,裡麵的南唐守軍要麼是被殺要麼就是奪路而逃。

在周軍強大的攻勢以及柴榮禦駕親征的巨大威懾之下,南唐名將朱元選擇了主動投降,他手底下的一萬人馬也跟著一起投降。在掃清了外圍的南唐各處據點後,柴榮親自披甲衝鋒帶領周軍向壽州城外圍的南唐軍隊發動了全麵的進攻,李重進所部也配合著發動了反攻。南唐軍隊在周軍的兩麵夾擊下徹底崩潰,他們競相逃命往江邊跑。他們以為坐上了船就可以保住小命,可他們錯了,因為這一次柴榮把他新組建的水軍也帶來參戰了。於是,在陸地上周軍在追殺這些沒坐上船的南唐人,在水麵上他們的水軍也在追殺南唐人。

柴榮還是那麼的生猛,貴為皇帝的他騎著戰馬率領著士兵對滯留在大河北岸的南唐敗兵是一頓猛追。這一路上周軍從上午一直追殺到了下午的申時,前後共計追了兩百餘裡,殺敵四萬餘人。

經此一戰,壽州外圍的南唐軍隊就此被徹底肅清。壽州守將劉仁瞻——這個一身忠肝義膽的南唐大將,這個因為自己的親兒子受不了饑餓想偷偷逃出城而被他給當眾腰斬的狠人,他在得知壽州外圍的援軍被柴榮肅清之後就此一病不起,而其他城內的守將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他們最後一道向柴榮開城投降。在前後圍困了一年多之後,壽州終於是被周軍給拿了下來。

正當眾人都以為柴榮會趁勢繼續擴大戰果時,可他卻突然宣布撤軍回京。這其實也不意外,倘若不是因為李重進快要堅持不住了,那麼柴榮這次未必就會出兵,因為這會兒他正在謀劃著乾一件大事。身為一國之君,柴榮真的是太忙了,也著實太過有責任心了。當然,說得不好聽一點,柴榮其實有些太過事必躬親,他不但要做帥,而且還要親自為將,他不但要當皇帝,還要當宰相。諸葛亮尚且承受不起這種消耗,他柴榮又何能例外呢?

柴榮這時候想做的大事是什麼呢?答案是滅佛!

在中國曆史上一共有四起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史稱“三武一宗滅佛”,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一宗指的就是周世宗柴榮。有鑒於中原地區之前數十年的連年戰亂,此時的後周不但經濟凋敝農業荒廢,而且國家財政也是連年赤字入不敷出。關鍵在於,位於四戰之地的中原,後周還不得不將大量的金銀用在軍費開支上。如此環境,柴榮從哪裡去抓錢?又談何富國強兵?談何保國養民?然而,相較國家整體國力的日益衰弱,佛教事業此時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柴榮當國之時,佛門中人在其轄境已經達到了數以百萬計之多。生逢亂世,這百萬僧尼裡麵可以說是什麼人都有,大戶人家裡逃亡的侍女或奴仆、流民、饑民、災民、逃兵、身背要案的逃犯、甚至還有山賊土匪,而且寺院還占據著海量的國家土地和社會財富,關鍵是他們還不用向國家納糧以及交租交稅。

佛教此舉無疑就是在與本就並不富裕的國家奪利,這樣下去誰還種地誰還來給國家交稅?柴榮發動的這場滅佛運動一共拆除了三萬多座寺廟,裡麵的那些銅製佛像則被拿來重新熔爐並打造成各個麵值的錢幣。另外,柴榮他還下令讓超過百萬計的僧尼即刻還俗,而這些人又大都被趕回了大量荒廢的田間地頭抑或是成了城市裡的小商小販,他們也就此成了國家經濟和農商產業的巨大生產力。

後世有人說柴榮之所以英年早逝就是因為他發動了這場滅佛運動——因為他造了孽,對於此種論調和說法,我隻能回之以冷笑。麵對當時的國計民生以及佛教近乎於泛濫式的發展,任何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君主恐怕都會乾這種事。唐武宗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號稱“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半年之後,在穩定了國內的局勢以及北方的邊境之後,柴榮再次率軍禦駕親征,目標還是南唐。作為柴榮麾下的一員大將,趙匡胤自然也是跟隨大軍一同出征,但他此時的身份也已經變了。在為李重進成功解圍並回到開封後,柴榮便再次給趙匡胤加官,柴榮加封其為檢校太保,他的官職就此變成了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兼禁軍殿前都指揮使。可以這樣說,趙匡胤自此已經成為後周朝堂上的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軍界他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旗幟性人物。

要說南唐的這個皇帝李璟也是命苦,他偏偏遇到了柴榮這麼一個苦主。周軍此次南征的第一戰是攻取濠州(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但周軍首先要麵對的難題是如何渡過眼前的這條淮河,柴榮的辦法是全軍騎著駱駝過去。正當柴榮在大帳裡跟一堆人商量這事的時候,早已經急不可耐的趙匡胤騎著馬就過了河。看見他騎馬過去了,他手底下的弟兄們也跟著過了河,濠州城外的南唐各個軍寨隨即被周軍瞬間掃平,繼而濠州城也被他們一鼓而下。

周軍的下一站是泗州(今天江蘇盱眙縣),這一仗就沒什可說的了,因為泗州的守將選擇了直接投降。周軍就此獲得了停泊於此的大量南唐水軍的戰艦,然後他們坐著這些戰艦進逼楚州(今江蘇連雲港)。在這一路上周軍又先後與南唐軍隊打了幾仗且無一例外的都是碾壓性的大勝,而且趙匡胤還俘虜了南唐的水軍大將、保義軍節度陳承昭(也就是後來在太原城下建議趙匡胤決堤汾河水淹太原的那位老兄)。

在楚州城下,周軍遇到了罕見的頑強抵抗。楚州的南唐守將張彥卿誓死不降,周軍圍攻了四十多天之後才破城而入,而在進城後張彥卿仍然選擇了拚死抵抗,他帶著人馬與周軍展開了慘烈的巷戰。周軍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損失極大,柴榮由此而狂怒,怒火攻心之下,他下達了一個讓他身邊所有的將領都感到震驚的命令——對楚州進行屠城!

都說人是感情動物,也是情緒動物,這一點真是不假,尤其是當一個人處在暴怒之中時更是很難冷靜得下來,而這個人在這個時候所做出的決定也很少是明智的。比如當年下令洗劫開封的郭威,再比如這時候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柴榮。

也不知道郭威和柴榮是否會在事後為自己的決定而感到後悔,但親身經曆了這兩件事的趙匡胤定然會將此視為教訓和鏡子,他甚至有可能會在心裡暗自發誓無論自己今後有多麼的憤怒都不能失去理智。趙匡胤對於屠城以及洗劫一座城池這種事可謂是深惡痛絕,從他童年時期就開始深惡痛絕,這種事他見了太多回了,他也太能知道那其中的心酸和痛苦了。悲哀的是,在柴榮的天子之怒麵前他根本無力阻止這出悲劇的發生。

楚州確實是被打下來了,而屠城所帶給南唐的震撼和恐懼效應也立馬得到了體現,南唐的揚州、泰州、廣陵等地幾乎是不戰而降。就此,周軍來到了長江北岸,幾乎整個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廣大區域都被他們所占領。南唐皇帝李璟這時候終於是徹底被打服了,他向柴榮上表請降並許諾了大把的好處請求柴榮能夠罷兵言和李璟決定去除帝號改稱南唐國主並使用周朝的年號,除了每年向周朝進貢金銀布帛之外,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全部土地也都劃歸於周朝。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柴榮這一次竟然真的就同意了李璟的請求並就此收兵回京。

這時候是公元958年4月。回京之後,柴榮繼續忙他作為一個皇帝該乾的活兒,比如什麼擴建開封城、科舉考試、重新丈量和發放土地、撫恤陣亡以及傷殘的將士、懲治貪汙、疏通河道、治理水災、減免賦稅、遣返後蜀和南唐的俘虜,反正他整天把自己整得跟一頭不知疲倦的公牛似的,而那個後來撿了個大便宜的趙匡胤此時倒是難得地可以享受一下太平的日子。他每天忙點軍務,然後就是回家陪陪老媽,關心一下弟弟妹妹們的學習和生活,然後就是和老婆孩子逛逛街什麼的,總之就是一句話——小日子簡直不要太爽。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噓!她在囤貨等末世 綁定生子係統後成為人生贏家 蓮花樓之並蒂蓮 雲起鳳禾 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 盜筆,誰叫我厲害呢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愛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國你哭什麼? 我在修仙界養神獸 傲嬌係統追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