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同仇敵愾_北宋帝國興亡史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79章 同仇敵愾

第79章 同仇敵愾(1 / 1)

在宋遼兩國這次的新一輪戰爭角力中,遼軍在開戰之初的進展可謂是極其順利。九月二十六日,遼軍進至涿州城下。在勸降被拒之後,此次出征攜帶了大量“現代化”攻城器械的遼軍開始對涿州城進行強攻。幾天之後,四麵被圍的涿州被遼軍攻陷。

十月,遼軍破宋軍於沙堆驛,隨後又大敗益津關的宋朝守軍,遼軍進而揮兵直入長城口。十一月,遼軍在擊敗長城口的宋朝守軍後進入了河北保州境內,隨後遼軍占滿城、下祁州、拔新樂城、破小狼山寨。遼軍所過之地蕭燕燕下令縱兵大掠,河北大地再次滿目瘡痍屍橫遍野。

縱情地在河北大地撒野了一番之後,遼軍前軍統帥耶律休哥將下一個攻擊的目標鎖定在了位於唐河以南的河北重鎮定州,而定州城裡的宋軍主帥正是當年君子館之戰時被罵作懦夫和逃兵的宋朝第一國舅爺李繼隆。

據李繼隆的墓誌銘記載,耶律休哥此戰共帶了八萬鐵騎。在這八萬人裡有三萬人是重甲騎兵,他們分彆是遼軍的王牌野戰部隊鐵林軍、禦前親軍皮室軍以及遼聖宗耶律隆緒的斡魯朵宮帳近衛軍,其餘的這五萬人則是輕騎兵。當然,曆史上也有說法是說耶律休哥此行隻是帶了三萬重甲精騎,即使如此這樣的實力也足以讓宋朝方麵為之而震恐。

耶律休哥此行不為彆的,他帶著如此精銳和龐大的軍力直撲定州就是為了消滅宋朝開國之師最後的這一點餘脈。隻要打掉了李繼隆所部的這些人馬就意味著宋朝自立國之初就建立起來的那支百戰精銳從此徹底退出曆史舞台,至於定州城裡的宋軍主帥李繼隆,耶律休哥早就想跟此人來一次堂堂正正的生死對決。

在此之前,無論是高粱河之戰還是雍熙北伐,耶律休哥都是鋒銳難擋並在戰爭後期對宋軍一路追殺,但唯獨他沒敢去招惹李繼隆。李繼隆統率的軍隊能在全軍崩潰的情況下依然號令嚴明且軍列嚴整,作為沙場老將的耶律休哥深知這人是個厲害的角色,而打敗強者則是每一個強者無上的榮光。上次的君子館之戰耶律休哥本有機會與李繼隆一決雌雄,可礙於實力的嚴重不對等,李繼隆背著“懦夫”的罵名走開了,這是耶律休哥的遺憾,而這一次他定要彌補這個遺憾。

麵對耶律休哥的來者不善,定州城裡的李繼隆也做了充足的戰前準備。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馬,他將本是駐守在鎮州的郭守文也叫到了定州前來助戰,另外他還將一支從此以後將會威震天下的精銳騎兵——靜塞軍調到了自己的麾下。

簡單說一下這個靜塞軍。

靜塞軍是宋朝在太平興國年間組建的一支主要由易州邊民組成的重甲騎兵部隊,全軍滿員三千人,每人皆能張強弓硬弩。全軍每員配備五匹戰馬且皆是名種戰馬,從騎士到戰馬全部身披重甲,所持兵器除了弓弩箭矢之外,全員都配備一支既可劈刺又可鉤掛的鉤連長槍。

我們用一個橫向的對比就能看出靜塞軍的家底是什麼樣子,遼國的重裝騎兵部隊每人所配置的戰馬是三匹,而靜塞軍是五匹。雖然他們隻有區區三千人,但卻不要小瞧了這三千人,若論戰鬥力,靜塞騎兵堪稱冠絕當世。再者說,李世民的玄甲軍也不過是三千人,精銳和戰鬥力從來不以人頭而論。

李繼隆為了應對遼國的大舉進犯提前將靜塞軍調到了自己的身邊,但這也導致易州城兵力空虛。在兵發定州之前,遼軍將靜塞軍的老家易州城給端了,而靜塞騎兵的妻兒老小就此要麼做了遼國人的俘虜,要麼就是慘死在遼軍的屠刀之下。身背如此深仇大恨,靜塞軍全體上下是軍心浮動人人都欲出戰去搶回自己的家人或是為家人報仇。可是,身為軍人尤其是強敵當前又哪能意氣用事?為了安撫軍心,李繼隆對靜塞軍將士好言寬慰並向朝廷申請對他們優加撫恤希望能夠以此穩定軍心。凡此種種,李繼隆都是為了能夠積攢實力以便和耶律休哥野戰爭勝。相比於耶律休哥的求戰心切,李繼隆的戰鬥欲望絲毫不弱,他在這方麵甚至於要遠勝耶律休哥,因為他這個宋朝國舅爺的臉麵和尊嚴至今還落在耶律休哥的口袋裡。

大戰在即,可在如何應敵方麵,定州城裡各位宋朝大將軍們卻有截然相反的兩種聲音,一種主張出城迎戰,一種則主張據城死守。至於原因,因為皇帝陛下有嚴令隻能固守嚴禁出城迎敵,否則就是公然抗旨不遵。是不是很熟悉?這多像滿城之戰時眾將不敢違詔變陣隻能悶頭叫苦的情景。

爭執之下,定州監軍袁繼忠厲聲喝道“你們都彆吵了!遼國人現在已經欺負到家門口了,我們屯積重兵不但不出城迎敵反而還坐視遼國人在外麵殺人放火,那朝廷還要我們這些軍人乾什麼?我不管你們是否出戰,但我這次一定要率兵迎戰且衝鋒在前,大不了我袁某人為國儘忠便是!”

袁繼忠這一番慷慨陳詞讓現場之人都為之而熱血沸騰,而且他可是監軍,他這一表態讓其他之前主張據城而戰的將領也動了出城殺敵的念頭。眼見要壞事,趙光義派來的太監林延壽拿出了趙光義嚴令不許出戰的詔書“皇命在此,你們這是要抗旨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此言一出,現場的氣氛頓時凝固了。就在袁繼忠等人將拳頭攥得吱吱作響但又不敢發作之時,早已是臉色鐵青的李繼隆突然間是拍案而起!

他對林延壽等人說道“戰場上的事最好還是由我們這些帶兵之人來做主,你們這些宮裡來的貴人們……”

說到此處,方才還聲色俱厲的李繼隆突然卡住了,他甚至是已經哽咽得無法言語。緩了好一會兒後,他再又滿腔激憤地說道“當年我之所以沒去君子館救援劉廷讓,我就是為了留著這一副有用之身以圖有朝一日能夠殺敵報國!今天!今天就是我殺敵報國的日子!”

聞聽此言,之前一直都與李繼隆尿不到一個壺裡的定州知州裴濟在這一瞬間就對李繼隆“黑轉粉”。

裴濟之所以對李繼隆有意見,原因就在於君子館之戰李繼隆的退保自顧。在他看來,李繼隆就是個怕死的孬種,隻是因為他是國舅爺所以才一直逍遙法外。同時,李繼隆也看不慣裴濟,原因就在於裴濟脾氣太衝讓李繼隆感覺實在是沒法與其共事,但此戰過後這兩個互相都看不順眼的人將成為莫逆之交。

這裡請大家記住這個裴濟,這位據傳是唐朝宰相裴耀卿八世孫的人將在八年以後用他的死亡讓自己名垂青史。為了讓各位加深一下印象,我甚至願意在此提前劇透裴濟是死在了李繼遷的手裡。八年以後,已經成長為一頭巨妖的李繼遷率重兵圍困西北重鎮靈州,時任靈州知州的裴濟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與李繼遷血戰到底直至最後城破身亡。

裴濟的事我們後麵會再細說,放之於此時,因為李繼隆這句話而受刺激最深的人還不是裴濟,而是李繼隆麾下的將軍們,因為他們被這話戳中了身上最痛的地方。這句話不但包含著李繼隆和他手下數萬將士的尊嚴,更是毫不諱言地指出了落在他們身上已經兩年的莫大恥辱!

君子館之戰劉廷讓所部全軍覆沒,戰前被劉廷讓寄予厚望甚至是被劉廷讓以全軍的生死相托的李繼隆卻率軍退保樂壽,他們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友軍被遼國人屠殺殆儘。戰後無論是主帥李繼隆還是他麾下普通的士卒都無不背負著懦夫和逃兵的罵名,而在劉廷讓因為此事絕食而死後,有著國舅身份的李繼隆內心所背負的壓力更是常人難以想象。

無論在任何時代,榮譽和尊嚴都是軍人最在意的東西,彆說是軍人,就算是普通的一個稍微有點自尊心的人都不會視自己的聲譽如糞土。在這兩年時間裡,李繼隆和他手下的將士可以說是做夢都在想著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恥辱。更何況,李繼隆手裡現在還有當年劉廷讓分撥給他的一萬精卒,這些人更是時刻都在想著如何為戰死在君子館的弟兄們複仇。現在,他們共同的死敵耶律休哥正帶著千軍萬馬朝他們殺奔而來,他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李繼隆的部下要雪恥,劉廷讓的舊部要複仇,而靜塞騎兵更是咬緊了牙關要為自己的妻兒老小討回血債。耶律休哥的兵馬還未到,但此時的定州城已經被仇恨的火焰給燒著了,宋軍上到將帥下到士卒都同仇敵愾欲同遼軍決一死戰!

在耶律休哥到達定州之前,李繼隆提前將兩千餘名宋軍埋伏在了唐河北岸已經廢棄多年的定州老城,這樣做是為了開戰之後能夠在遼軍渡河之時突然從背後對遼軍發動突襲。然而,久經戰陣的耶律休哥在到達唐河北岸之後憑借他的直覺和一雙火眼金睛立馬就發覺了這裡麵的蹊蹺,他斷定看似空無一人的老城定有伏兵,於是在渡河之前他首先下令遼軍攻擊老城裡的宋軍伏兵,而且要一個不留!

剛一開戰就失了先手,李繼隆不想讓這兩千人成為炮灰,他命令宋軍裡戰力超強的猛將荊嗣率兵前去解救這兩千宋軍。荊嗣率兵過河之後,他留下一部分人守住大橋,他自己則帶著大隊主力衝入了遼軍的重圍。經過一番血戰,荊嗣率部連破遼軍的數道阻截終於和老城裡被圍的宋軍會合,隨後他又帶領所部與老城裡的宋軍再又渾身鮮血地奇跡般地殺出了遼軍的重重圍堵。

雍熙北伐時宋軍中路軍裡的那員戰功赫赫的超級戰將在麵對耶律休哥時依舊是銳不可當!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逍遙誰得知 噓!她在囤貨等末世 綁定生子係統後成為人生贏家 蓮花樓之並蒂蓮 雲起鳳禾 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 盜筆,誰叫我厲害呢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愛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國你哭什麼? 我在修仙界養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