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名臣風骨_北宋帝國興亡史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94章 名臣風骨

第94章 名臣風骨(1 / 1)

兩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導致宋朝樞密院和中書省這兩個最高的行政和軍事機構都出現了重大的人事變更,但這遠不是趙光義想要的結果,畢竟他早就動了更換宰相的念頭。張齊賢現在是下野了,可李昉還在那兒杵著,但罷免李昉的理由又何在呢?彆急,皇帝要想給彆人挑錯任何時候都是可以找得到的。

這年入秋以後,中原大地陰雨不斷以至於形成了洪澇,就連京城開封也跟著遭了殃,那些達官顯貴們的豪宅大院基本上都矗立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而處於低窪之地的老百姓卻是大多都遭了殃,居民出行都得靠臨時趕製的木筏子,開封城也由此瞬間變成了東方威尼斯。在開封之外情況就更慘了,這場秋雨導致中原地區眼看就要成熟的莊稼幾乎是顆粒無收,而且很多百姓的房屋也被損毀,一時間到處都是流民和饑民,很多地方更是因此而出現了盜匪群起的現象。這些流民為了生存被迫乾起了土匪的勾當,他們或是偷盜,或是沿路打劫,過往的商販們是苦不堪言。

趙光義曾經因為乾旱打算自焚,而這場雨禍比起旱災來其破壞力可是絲毫不遑多讓,同樣是天人合一,但這一次趙光義卻沒有主動去背鍋,他大手一揮把這口黑鍋甩進了中書省。宰相李昉、參知政事賈黃中、李沆三人奉詔到禦前受訓,趙光義當場對這三人暴怒道“你們每個月的俸祿多得用馬車都拉不完,可你們知道開封城外現在到處都是餓死的饑民嗎?身為國家宰輔重臣,可你們每天都在乾些什麼?”

事已至此,而且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李昉等人也隻能再次磕頭認錯,可趙光義要的不是隻知道磕頭認錯的宰相,他這個時候需要能做事並且敢做事的宰相。李昉不是一個實乾家,賈黃中隻能言事而不能決事,未來的一代名相李沆這時候還隻是個不能堪當大任是小弟,這些人趙光義都不能再留。說到任用一個敢於擔當和決事的人來做宰相,趙普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但趙普已經死了,趙光義心中的宰相人選現在有兩個——呂蒙正和寇準。但是,寇準剛剛才被他處罰過,而且此人也著實讓他有些頭疼,要他當宰相顯然還為時尚早,此人還需好生曆練打磨一番才行。那麼,這個宰相的人選就隻能是一年多前因為涉嫌慫恿他人鼓動趙光義冊封太子而被罷相的呂蒙正。

於是,一道皇命頒下李昉被罷免宰相之職,繼續去當他的閒官尚書右仆射,賈黃中、李沆被罷免參知政事之職,還是回去當給事中。吏部尚書呂蒙正以原有官職兼領平章事,翰林學士蘇易、右諫議大夫趙昌言升任為參知政事。除了中書省,樞密院也有新人進入重要崗位,樞密都承旨趙鎔、樞密直學士向敏中二人同知樞密院事。

至此,中書省和樞密院來了個大換血,但需要注意的是,呂蒙正這回可是獨相,他的下麵是三位參知政事蘇易、趙昌言和呂端。你沒看錯,之前被趙普以結黨為由趕出京城的趙昌言又回來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得感謝這場陰雨,因為他能回來的原因就在於他在河北大名府防汛有功。

這還沒完,為了給呂蒙正一個交代,同時也是為了幫呂蒙正出口氣,趙光義還將樞密院裡的一個高官也給罷免了,此人就是當初在背後打小報告導致呂蒙正被罷相的溫仲舒。不但如此,趙光義還在呂蒙正重新出任宰相後用一種相當委婉的方式當麵給他道了個歉。

事情是這樣的呂蒙正上次當宰相的時候以貪贓為由罷免了蔡州知州張紳的官職,但隨後有人向趙光義進言“張紳本就是一個富家子弟怎麼可能會貪汙?呂蒙正這個窮小子還未考中狀元的時候曾經尋求過張紳的救助,但他嫌張紳給得太少了,所以這回他明顯是在利用手中的權力公報私仇。”

趙光義果然相信了這人的話,於是他動用皇權大筆一揮就把呂蒙正的相府公文變成了一張廢紙,張紳由此官複原職。呂蒙正被當場打臉卻連一個字也沒有說,他行得正自然也就無懼背後有人說三道四。可是,趙光義隨後就發現被打臉的人其實是他自己在呂蒙正被罷免宰相之後不久,宋朝的考課院(專門負責考核和監督地方官員工作業績的機構)最終查實張紳士果然是個大贓官,張紳因此再度被罷官。

不過,這事趙光義一直沒有給呂蒙正一個說法,當初畢竟是他對呂蒙正打臉在先,如今呂蒙正又回來了且每天都得跟他見麵,這個心結還是得由他本人親自來解。呂蒙正以宰相的身份再次站在趙光義麵前時,自知先前理虧的趙光義拋下自己的皇帝臉麵對呂蒙正尷尬地笑道“那個……張紳的事,朕已經查清了,他的確是貪贓了……”

怎麼樣?趙光義的誠意和歉意都夠足了吧?先是貶了溫仲舒,然後現在又親自認錯,身為皇帝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換了是李昉甚至是桀驁不馴的張齊賢和寇準,這個時候想必都會感激涕零了吧?可是,呂蒙正的反應是什麼?作為趙普的小老弟,呂蒙正的回應堪稱空前絕後麵對皇帝陛下的這一張隱藏著莫大愧疚的笑臉,呂蒙正一個字也沒說,他僅僅隻是淡然一笑,他甚至都懶得說一聲“陛下聖明”,就好像這事他根本就不記得甚至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當初呂蒙正不因自己被人詆毀而辯駁,如今也不因皇帝陛下的親自道歉而趁機奉迎。所謂君子,所謂中古名臣,概莫如斯也!

呂蒙正重掌相印確實是讓趙光義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輕了,但能力強的員工往往會讓老板經常吃癟,趙光義和呂蒙正二人就是如此。之前的李昉就是個辦事員,趙光義叫他乾啥就乾啥,你要是不給他派任務他就樂得個清靜自在,這樣的員工倒是很聽話,但這樣會讓老板感覺心真的好累。然而,呂蒙正回歸中書省之後凡事就不是趙光義你一人說了算,而且趙光義有不對的地方他敢於當場指正,但趙光義做出成績了卻未必會得到他的讚許。呂蒙正不但從來不給皇帝拍馬屁,有時候趙光義甚至得做好隨時被他踢臉的準備。

這年年底,有鑒於西北的李繼遷再次變得不安分起來,趙光義決定派一個人去西北公乾。他準備向李繼遷秀一回肌肉,在此之前他得讓這人給他做些戰前的準備工作,而這個選人的任務他就交給了自己的大宰相呂蒙正。很快,呂蒙正把人選呈給了趙光義,但趙光義認為此人不能勝任,於是不同意,他讓呂蒙正重選。幾天後,呂蒙正推薦的人還是之前的那個人,趙光義表現得很有風度地笑道“朕說了,此人不行,愛卿回去另選他人。”

又過了幾天,趙光義等得實在是有些著急了,在他的再三催促下,呂蒙正呈上的人選還是那個人。這一下趙光義可是再也忍不住了,呂蒙正這不是在故意逗他玩嗎?震怒之下,他直接把呂蒙正的奏疏給狠狠地摔在了地上。他怒道“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固執?朕說了他不行,必須換!”

麵對皇帝的龍顏大怒,呂蒙正從容對道“此事不是臣固執,隻是陛下不知道唯有此人才可堪此重任,彆人都不行。臣雖不才,但卻不願意為了迎合陛下的心意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此言一出,在場的兩府高官們個個屏息而立連一口大氣也不敢喘,而呂蒙正則將笏板插在腰帶裡,然後上前將趙光義扔在地上的奏疏給撿了起來,隨後靜待一側等著看趙光義還會如何發飆。

看到這一幕,現場不止是呂蒙正的同僚張大著嘴呆若木雞,就連趙光義此時也被震住了。想當初,與此類似的事趙普也曾經乾過一回,他最後是追著攆著讓趙匡胤同意了他的人事奏請。對比趙普的“簡單粗暴”,呂蒙正無疑要有風度得多,但這也更能彰顯他不折節事主更不媚上事君的君子之風。對此,趙光義也是大為折服,他不但沒發飆,反而在事後對左右親信感慨道“呂蒙正這個倔老頭兒真的是很有氣量,這一點朕是自愧不如啊!”

當然,這件事最後妥協的還是趙光義,被呂蒙正舉薦的這個人後來也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務。呂蒙正的識人之能也由此被趙光義所認可,而他當初不顧皇帝反對一再堅持任用此人的舉動更是讓趙光義對其甚是歎服。不過,這裡也想為趙光義說句好話,呂蒙正這種敢於且善於直言的官員是需要生存土壤的,如若不然他的下場輕則削職罷官,重則老命不保。

這事其實還不算什麼,呂蒙正接下來乾的一件事才叫一個“膽大妄為”。

轉過年進入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元宵節)這天趙光義在瓊林苑的寶津樓上大宴群臣並與民眾一起賞燈。席間,趙光義於高台之上麵對著眼前開封城燈火通明且人流如織的一派盛世繁華景象不由得心生感慨,他對離他最近的呂蒙正說道“五代以來刀兵不斷以至於天下生靈塗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的人們恐怕沒有人會想到會有今天的這種好日子。自打朕登基以來,每天都不敢懈怠,國事繁瑣但無論巨細朕都親自理政,承蒙上天的垂青和賜福,這才有了如今大宋之繁華盛世。如此可見,國之興衰完全在於有沒有一個會治國的人啊!”

趙光義這番話完全就是在赤裸裸地對自己進行自我吹捧,如果這話是趙佶對蔡京說的,那麼蔡太師指定會馬上領著大臣一起跪在皇帝麵前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可呂蒙正可不是蔡京。

聽了趙光義的這番話,呂蒙正隨即起身離席當眾對趙光義恭恭敬敬地說道“陛下,這裡是京城,所以才如此繁華。可是,就在城外幾裡之處我就看見有好多饑寒而死的人。希望陛下不但能夠看到這近處的繁華,更能看到遠處的孤寒,如此才是天下蒼生之幸。”

呂蒙正這一席話把趙光義的臉打得那叫一個啪啪作響,趙光義的臉色瞬間就黑了,而呂蒙正就像什麼都沒看見似的。說完之後,他悠然地再又回到自己的座上開始吃喝,隻剩下一群同僚在下麵為他暗自捏著一把冷汗。

作為太宗朝的第一個科考狀元,呂蒙正雖然應該算是趙光義欽點的首個天子門生,但倆人的年齡其實也就幾歲之差,算得上是同齡人。可是,兩人畢竟是君臣關係,呂蒙正一再地打自己的臉肯定不會讓趙光義感到舒服。雖說明君都必須能夠聽得進逆耳之言,可即便是唐太宗也有在背後痛罵魏征的時候,趙光義又怎麼能例外呢?更何況,今晚的上元宴本來就是君臣之間心照不宣的一場麵向民眾的政治作秀,趙光義和兩府的高官們都明白國家眼下正因為蜀川暴亂的升級和李繼遷的再次興風作浪而身陷內憂外患之中,但為了不給天下臣民尤其是開封城百姓製造恐慌氣氛,所以他們才在上元節的這個夜晚還是照例與民同樂並以此向人們傳遞出一種訊號大宋此時不但國泰民安且君臣也是同心同德,雖然某些地方出了點亂子,但一切都是完全可控的。

趙光義想不通的是,呂蒙正為什麼就入戲如此之深呢?他的那些自誇之言本就是劇本裡早就寫好的台詞,而呂蒙正反而卻沒有按照劇本來演。身為皇帝,趙光義能不知道呂蒙正所說的那些事嗎?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因為水災而痛斥李昉等人就知道每月用車拉俸祿卻對受災而死的百姓不聞不顧,這普天之下的事就沒有他所不知道的。可以說,沒有人能比他這個宋朝的皇帝更清楚宋朝以及他本人此時所麵臨的挑戰和形勢有多麼嚴峻。他的那番自我吹噓其實不過就是在逢場作戲,可呂蒙正卻當真了,還當著所有朝廷高官的麵讓他下不了台,這著實讓他感到有些心寒。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逍遙誰得知 噓!她在囤貨等末世 綁定生子係統後成為人生贏家 蓮花樓之並蒂蓮 雲起鳳禾 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 盜筆,誰叫我厲害呢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愛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國你哭什麼? 我在修仙界養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