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我們再來說李繼遷。
可能這人真是上天特意派來給趙光義添堵的,如果沒有這小子的上躥下跳,那麼趙光義很有可能會多活幾年,他在曆代所有皇帝裡的曆史地位和評價也會更高更好,但冤家就是冤家,李繼遷就是要攪得趙光義至死都不能安生。就在趙光義委任李繼遷為鄜州節度使而被其拒絕之後的第二個月,深感受到了嚴重侮辱的李繼遷再次抽出馬刀在大宋的西北邊疆砍得宋朝是渾身冒血。
這一回李繼遷鬨事的理由很簡單,他覺得宋朝在他的老窩烏白池附近駐紮軍隊擋了他出門的路,這還讓他以後怎麼出去搶劫發財?他怎麼看都覺得這是個眼中釘肉中刺,況且趙光義扣留張浦這件事他現在還在氣頭上,再加上他的老母還被宋朝給軟禁著,於是他索性新賬舊賬一起算——老子又反了!
很可惜,這個善用拖刀計的遊擊大師這回被拖刀計給反噬了。李繼遷率領一隊輕騎準備將堵在他家門口的宋軍給一鍋端了,宋軍這邊剛一接戰就佯裝敗退,眼看煮熟的鴨子要飛,殺紅了眼的李繼遷立馬帶人狂追,可這就把他帶入了宋軍早就設好的埋伏圈。一頓昏天暗地的廝殺下來,李繼遷所部被殺了數千人,就連戰馬也被宋軍奪了五百多匹。
李繼遷這一次雖然是被狠狠地教訓了一下,但趙光義還是被他的反複無常給氣得吐血。為了困死李繼遷,趙光義決定在李繼遷的老巢外圍築城從而進一步地壓縮李繼遷的生存空間,他派出專員前去找負責西北錢糧財稅事務的陝西轉運使鄭文寶(當年喬裝成漁夫進入李煜府中並規勸李煜在開封一定要謹言慎行的那位南唐舊臣)商議此事,但鄭文寶不同意再建新城,而是建議應該先將現有的清遠軍城給加固並以此作為今後向李繼遷進一步施壓的堡壘,趙光義一番思慮過後對此表示同意。
鄭文寶一麵征發數千民夫增築清遠軍城,一麵又對歸附於李繼遷的一個名叫嵬羅的黨項部落酋長進行利誘,他希望此人能夠尋機乾掉李繼遷,可問題就出在了鄭文寶策反此人的方法有欠妥當。鄭文寶先是給此人畫了一個大餅,他說事成之後朝廷將許其大量金帛,而且還將授予此人刺史這一級彆的官職,可轉眼間鄭文寶就把此人的長子強行索要過去當人質。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此人刺殺李繼遷失敗或是提前走漏了消息,那麼他的兒子可能就會性命不保。本來和和氣氣的策反就此變成了一場卑鄙無恥的政治要挾,這個黨項酋長很快就將鄭文寶與他的密謀全部告訴給了李繼遷。
李繼遷這下可算是找到一個正大光明的造反理由了,但他卻裝出一副極致可憐的樣子向趙光義上疏並公然挑釁道“這次不是我不守規矩,而是鄭文寶這老小子太沒規矩了。我偉大的陛下,這是不是你的意思啊?我又做錯什麼了嗎?如果是,請你原諒我好不好?”
話雖然這樣說,但李繼遷嘴上喊大哥,背地裡卻再次發兵數千要來找鄭文寶算賬。李大膽這回還是沒能占到便宜,鄭文寶和清遠軍守將一同將其打得是抱頭鼠竄。按理說趙光義該對鄭文寶好好地褒獎一番吧?再怎麼說這也是一場勝仗,可結果卻讓人心寒透頂,趙光義以“撓邊”為由把鄭文寶從陝西轉運使這種正部級的大員直接連降數級貶為藍田縣令。
撓邊?也就是說鄭文寶奉皇命修築清遠軍城並把前來挑釁的李繼遷給打了一頓是在主動惹事生非,所以他應該被貶官。當然,有人會說鄭文寶之所以被貶官的真正理由是他意圖對李繼遷實施暗殺,而這正是導致李繼遷再次公開反叛的理由,所以鄭文寶的被貶一點也不冤枉。如果事實真是這樣,那麼趙光義接下來是不是會進一步用誠意去打動李繼遷從而讓他繼續做宋朝的乖寶寶呢?非也!
趙光義對於李繼遷的再次公然反叛同樣選擇了拒不原諒,他下令剝奪之前授予李繼遷的一切官職並將其之前賜給李繼遷的國姓“趙寶吉”予以追回。可是,這事對李繼遷來說根本就毫無痛感和意義,他連自己的老媽都可以不要,趙光義給他的那些虛銜對他來說又算個什麼呢?
多說一句,趙光義重貶鄭文寶實在是讓我本人有些意難平。
當初你趙光義可是同意了要對李繼遷進行緊逼高壓政策的,鄭文寶加築清遠軍城的用意你也是知道的,可如今李繼遷以此為由公開反叛卻要讓鄭文寶來承擔全部罪責,此舉是不是會顯得皇帝陛下太不要臉太不敢承擔責任了呢?更進一步地說,你處罰了鄭文寶就能讓李繼遷把已經拔出來的刀子又收回去嗎?如果不能,那你處罰一個忠實執行皇帝陛下最高旨意的鄭文寶又有什麼意義呢?這難道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愚蠢之舉嗎?退一萬步說,即使沒有鄭文寶的這些舉動,李繼遷最後同樣也會再次反叛,這二者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必然聯係。
當然,關於鄭文寶被重貶一事還另有說法,那就是趙光義本人並不想重責他甚至都沒打算處罰他,他最後是在朝廷的文官集團尤其是那幫熱愛和平且道德格外高尚的禦史言官們對鄭文寶的猛烈彈劾下才被迫對鄭文寶進行了重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無疑,在這幫君子們看來,如果鄭文寶不亂來就不會給李繼遷生事的理由,西北地區也不會再次戰火再起,宋朝就能繼續沐浴在天下太平的陽光下,而他們也能繼續每天吟詩作對飲酒賞月賣弄風雅,可李繼遷這一暴走把這一切都摧毀了,所以宋朝有什麼理由不把鄭文寶這個和平的毀滅者給暴打一頓?何止是暴打,這些人甚至還可以給鄭文寶戴上一頂更高的帽子,從今往後西北地區的戰亂以及萬千生靈的塗炭都是這個該死的妄圖以邊事而邀功的禍國殃民的奸臣一手造成的,對於這種人雖千刀萬剮也不足以抵其罪。所以,即使鄭文寶是自己人,即使李繼遷殺了很多宋朝人,可殺李繼遷非常不容易,甚至是難於上青天,但殺一個鄭文寶卻是手拿把攥,因此拿鄭文寶泄憤也就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且合情合理。
請問嶽飛是怎麼死的?韓侂胄又是怎麼死的?嶽飛是被誰害死的?秦檜!韓侂胄又是被誰害死的?史彌遠!這兩人所代表和維護的又是哪個集團或階級的利益?不就是熱愛和平的文官集團嗎?這些人指責嶽飛和韓侂胄好戰成性以至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可事實上這些既得利益擁有者所真正所擔心和害怕的是他們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安樂生活會因此而雞飛蛋打,嶽飛和韓侂胄所毀掉的根本不是什麼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是秦檜和史彌遠以及他們背後的那群南宋上流人士的利益。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他人父母,斷人活路自然就更是苦大仇深,如此一來嶽飛和韓侂胄你們憑什麼不去死?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和平歲月從來都不是拿來給做牛做馬的老百姓享受的,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才是和平的忠實擁躉和直接受益者。為了和平,他們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餘者皆可拿去向自己的敵人做交易。
李繼遷已經再次公然武裝反叛,趙光義也再次對其拉黑了臉,可他卻遲遲沒有拿定主意接下來到底對李繼遷是繼續實施政治招撫還是重回運用軍事手段予以剿滅的老路。反觀李繼遷卻沒有這種困擾,他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跟宋朝繼續打下去,除非他再次被打得走投無路。趙光義的策略則是邊打邊談,他一麵下令要堅決對李繼遷的襲擾進行還擊,一麵卻一直為李繼遷敞開著和平招撫的大門,隻要李繼遷肯認過錯並保證不會再動刀兵,那麼宋朝就可以繼續對其予以各種優待。
宋朝如此具有誠意地真心悔過,李繼遷是不是應該為此而感動繼而放下屠刀呢?很遺憾,李繼遷非但沒有感動反而覺得趙光義和他的臣子們真的是天真幼稚得很是可愛,而且他造反的決心也更為堅決。
就在鄭文寶被貶之後不久,李繼遷得知府州的守將折禦卿病重的消息。對於這個同為黨項人但卻一心為大宋賣命的人,李繼遷簡直是恨得要命。他派人前去聯絡上次被折禦卿打得險些老命不保的遼國西南麵招討使韓德威約其一同夾攻折禦卿,但他自己其實根本沒打算出兵,他就想著能夠坐收漁翁之利。但是,當韓德威到了府州卻發現折禦卿還好端端地活著便不敢再輕舉妄動,李繼遷見此也隻能是乾著急。折禦卿因為此次的強行帶病出征而導致病情加重最終病逝於軍中,雖然他的死跟李繼遷並無什麼直接的關係,可李繼遷在這起事件裡的險惡用心已然是昭然若揭,這個人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宋朝鬥爭到底——不死不休。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