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觀戰台上麵的糾紛他不再關注,因為王師弟提醒他,有一場精彩的比試馬上要開始了,在六號戰台上,此時正站著兩名弟子。
那兩名弟子都在王師弟名單上的,都是煉氣六層,並且他們的實力都不弱,原本應該都能進入大比前十。可是卻提前相遇,說明他們真是運氣不好,不管誰獲勝都有可能元氣大傷,後麵幾場比試都有可能落敗。
他對兩個人,誰勝誰負並不關心,因為這兩名弟子他都不認識,隻是希望能打的精彩些。不要讓他失望。
他們同時亮出法器,一刀一劍。使刀的弟子率先動手,揮刀劈出,一道刀弧直奔另一位弟子而去。而使劍的弟子身形一閃,在原地消失,在左側數丈的地方出現,同時也刺出手中長劍,一片劍芒向對手射過去。對手揮刀橫掃,那片劍芒和一道刀弧在空中相撞,同時消失,……
他看著那兩位弟子打的難分難舍。實力接近,現在就看誰的靈力先耗儘。誰就落敗了。他對那位使劍弟子的身法很感興趣。他現在使用的踏雲步,可以跳躍到空中躲避對方攻擊,但是需要消耗不少的靈力,而做不到像那位使劍弟子,一閃而逝。看他的樣子並不要消耗多少靈力。
他詢問王師弟,那位弟子的身法。王師弟告訴他是鬼影步。在外門弟子中,有很多弟子都修煉這套身法,隻是修煉的程度不同,而這位弟子已經將這套身法修煉到大成,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這套身法可以用積分在綜合殿換取,知道他從未離開符籙峰,對宗門很多事情都不熟悉,就好心告訴他。
待知道他根本沒有積分時,也是有些詫異,但想到他是峰主的弟子。有沒有積分也就無所謂了。
通過和王師弟的交談,他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事情,他雖然被峰主收為弟子,但他連宗門的弟子令牌都沒有,他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落鳳穀的弟子,師父那邊他又不敢去問,隻能回去詢問一下陳師兄。
這時六號戰台終於分出了勝負。那位使法力的弟子靈力耗儘,不得不認負,而使劍的弟子也好不到哪去,靈力也所剩無幾。必須抓緊時間恢複,否則下一場隻有落敗的份。
看完六號戰台的比試,他開始看向其他戰台,在一號戰台上此時正有一男一女兩位弟子在比試。那位女弟子依仗身法,圍著那位男弟子不斷出劍攻擊,一片片劍芒在那位男弟子四周出現,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朵盛開的劍花。男弟子看起來很強壯,但也架不住這麼多劍芒的攻擊,最後隻能主動認輸。等劍芒散去,那位男弟子身上的青袍變成布條掛在身上,還不斷有鮮血冒出,所幸沒有傷到要害。
那位女弟子的手段還真是淩厲,看著那名一身是血的男弟子。他都感到頭皮發麻,對女弟子的印象也發生重大的改變,原來女弟子也可以這麼凶狠。他想起剛才王師弟,多次提醒他不要去招惹女弟子,是非常對的。
他不再看那位獲勝後,仿佛意猶未儘的女弟子。看向其他戰台的比士。
又看了幾場,他發現這些弟子都很少使用符籙,就詢問王師弟。
王師弟看了他一眼,才告訴他,那些弟子並沒有多少符籙,符籙一張最少都要一塊靈石,而外門弟子每月的福利是兩塊靈石,所以那些弟子的符籙都要用在關鍵時刻,是用來保命的。
這種情況還是他第一次知道,難怪他隨手送給吳同符籙,吳同會是那副表情。符籙在他們的手中算是多了一條保命的手段,
他在想如果他上場,掏出一把符籙,火鳥符,土刺符,水前符,纏繞符。都丟出去,哪怕是煉氣六層的弟子,也都難以抵擋,隻有落敗的份。但又有幾個弟子有他這麼多符籙呢。
第一輪淘汰賽在夜幕降臨時,也結束了。決出了前十名,明天將進行第二輪的排位賽。
陳師兄這時也回來了,但是臉色不太好看,應該是沒少受那些峰主的氣。他一句話都沒說,直接放出符舟,帶著他們返回符籙峰。
他返回自己的洞府,本來還想向陳師兄詢問一些事情。但看見陳師兄的樣子,還是決定過幾天再向他詢問。
坐在蒲團上,他開始對在宗門大比上自己看到的各種術法進行總結。
劍術要求快,準,狠。配合精妙的身法,可以在瞬間發出致命一擊。
刀術剛猛有力,但必須要注重技巧和變化的。
槍術要講究出神入化,在追求精準的同時,也要求技巧。
麵對這些對手,他目前的攻擊手段隻有依靠符籙,一般的對手,丟出一些符籙,就可以擊敗對手,而對於那些擁的精妙身法的對手,他就有些力不從心,即使他符籙多,打不著對手也是枉然。那他也隻能跑步了。他必須儘快把自己的修為提上去,去外麵尋找箭術。讓自己真正擁有一門術法。
第二天,他提早到了符籙閣,陳師兄和幾位師弟都在符籙閣後麵的大堂坐著,隻臉色都不太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看見他到了,就帶著他們出了符籙閣,取出符舟載著他們一起飛向紫陽峰。
今天是宗門大比的第二輪,十名弟子相互比試,根據弟子取得的勝場次數來決定名次。
他們還是坐在昨天的位置上,隻是劉師兄在比試開始後,沒有離開觀戰台,而那幾位峰主這次也沒有離開。
在觀戰台前麵的戰台隻留下了兩座,在兩座戰台中間站著十名弟子,也就是這次大比的前十。這些弟子都是煉氣六層。其中還有兩名女弟子,那位出手凶狠的女弟子也在。就是不知道麵對這幾個男弟子,她是否還能取得優勢。
而其他結束比試的弟子除了受傷的弟子,回去修傷外,其餘的都圍在兩座戰台周圍觀戰。
比賽開始,十名弟子站我成一排,由排在第一位的那位弟子選擇對手上1號戰台比試,第二位弟子也選擇了對手上2號戰台比試。其他弟子待這兩對弟子比試結束後,按照這種方式上台比試。
前兩名弟子都選擇了比自己弱的對手,因而很快就取得了勝場次。後麵上台的弟子也幾乎采用了同樣的策略,所以前幾場比試都結束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