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在做出一定讓步後,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兩份合同最終還是敲定了。
撇開一些比較書麵話,但卻沒多少實質性意義的條款,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第一,村民種出的葡萄一旦有收成,無論質量好壞,天明零食有限公司需要以不低於三角錢一斤的價格收購;
第二,為了讓村民安心種植,在農戶簽訂合同之時,公司需要給每家農戶八十塊的預付金,以後在收購葡萄的時候再從中扣除;
第三,如果公司無償的葡萄苗有問題,或者因為天災等原因導致葡萄沒有收成,公司每年需要向農戶資助每畝十五元的補助;
第四,葡萄有收成之後,公司每向農村收購一斤葡萄,王謙擁有三分錢的抽成;
第五,葡萄汁飲料這個項目,王謙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股份。
這些條款,是經過雙方商議,且都能夠接受的。
所以,在合同重新打印出來,雙方都確認沒有意見之後,終於正式簽字第生效。
“王謙,從現在開始,你也算是天明零食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了!”
簽完合同,李廣生走到王謙麵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後我們能不能賺到錢,就看你的了!”
“我儘力!”
王謙點了點頭,“等會兒回村,我就開始給大家做思想工作,三千畝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頓了頓,他又道“不過葡萄苗這事,你們也得抓緊。”
“這個放心,我們早就派人在緊盯進度了。”
李廣生說道“等過了冬,春節到來,就可以發放到村民中手中種植。”
“李老板,左老板,高老板,另一輛拉洋芋的卡車已經來了!”
這時,辦公室門口傳來了李廣生秘書張曼婷的聲音。
“好,那我們現在過去看看!”
李廣生點了點頭,和王謙一起離開了辦公室。
“你說,我們是不是被王謙逼得有點被動啊?”
王謙和李廣生離開後,左恒宇這才後知後覺,“他好像什麼也沒出,就拿走了百分之十的股份,收購葡萄的時候,他還能每斤拿走三分錢的抽成。”
“這些條件可以接受。”
高初柔看了一眼王謙離開的方向,感歎道“葡萄汁飲料這個項目,隻有他才能幫我們辦得成,給他一點好處也是應該的。”
頓了頓,她補充道“也隻有給他一點股份,把他綁到我們的戰車上,他才能用心去辦好這些事情,不是嗎?”
“嗯,這話說得有點道理。”
左恒宇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而且我們給他的股份,也不是整個公司的,隻是葡萄汁這個項目,確實也還能接受。”
……
另一邊。
“李老板,王先生,今天的洋芋和玉米重量已經稱下來了!”
卡車過磅後,張曼婷拿著一個本子來到王謙與李廣生近前。
“小張,以後你得改一下稱呼了。”
李廣生指了指旁邊的王謙,“他現在已經是我們公司的股東之一,以後得叫王老板。”
“啊?還有這種事?”
張曼婷驚呼了一聲,望向王謙的目光瞬間變了。
見李廣生不像開玩笑,她急忙端正姿勢,對王謙鞠了一躬,“王老板好!”
“彆這麼叫,我隻是跟你們合作而已。”
王謙擺了擺手,立刻切入了正題,“今天的洋芋和玉米總共多少?”
“全是這上麵,王老板您過目。”
張曼婷急忙將本子遞了過來。
洋芋,二萬三千七百四十六斤。
玉米,二萬一千六百八十二斤。
和他收購的時候一樣,一斤不少。
洋芋繼續按照兩角七一斤收購,是六千四百一十一塊四角二分。
玉米按三角一斤收購,是六千五百零四塊六角。
全部加起來,是一萬二千九百一十六塊二分。
王謙主動抹去十位數以後的零頭,隻要了一萬兩千九百塊。
再加上他昨天收購洋芋和玉米後剩下的五千多塊,以及六百塊的運費,他現在已經有一萬七千多塊。
“總算有點資本了!”
王謙心裡多少有些激動。
這錢放在後世,確實不多。
但在這個物價低廉的年代,對普通人來說,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文數字。
接下來沒什麼事,王謙直接回村了。
……
一個多小時後。
也就是下午兩點,王謙終於回到了家。
哪怕今天比較早,他家院子裡,就已經堆了很多的洋芋和玉米。
全是賒賬的。
而院子外麵,還有很多人背著洋芋和玉米在排隊上稱。
其中很多人都是外村的,王謙都不熟悉。
這足以證明,他做洋芋和玉米生意這個消息,已經越傳越廣,附近幾個村都把洋芋和玉米背來他這裡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