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礽是個什麼樣的人?
是個一心為民、天資出眾的太子;
是個兄友弟恭、深受愛戴的二哥(弟弟);
是個充滿神性、神獸守護的佛子……
他身上有很多值得眾人說道的地方,但有一點,是所有人都很清楚,那就是他並沒有對權力的欲望。
皇位對他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東西。
所有人都明白,一直是康熙想給,而胤礽不想要。
他不是拒絕了一次兩次,也不是一年兩年,怎麼就突然答應下來了?契機是什麼呢?
看著幕布的眾人,都高興胤礽的登基,但卻也都不理解他的突然登基。
結合最開始係統的說法,大家對這一次的曆史推斷其實是有些偏向神異側的猜想的,可幕布上的發展軌跡太正常了,正常到他們很難想象,這要怎麼往神異側轉呢?
幕布上的內容還在繼續,哪怕是幾個不連續的跳轉的片段,也能看出來大清在胤礽的治理下,越發昌盛,國泰民安。
康熙過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太上皇生活,和也致仕了的福全、常寧還有早早致仕的明珠、索額圖沒事就一起遊遊園子聽聽戲、打打馬吊釣釣魚。
當然了還是要乾些正事的,比如說幫胤礽帶娃。
而諸位阿哥也都封王封爵,在各部施展自己的才華,得到了胤礽最大的支持。
每個人都有很好的發展。
可幕布前圍觀的眾人卻都笑不出來,因為他們不止一次看到胤礽避開人群時的虛弱。
“二哥是怎麼了?”
又一次看到胤礽在批閱奏折時咳嗽的畫麵,胤禵忍不住問道。
胤?絞儘腦汁猜測“是不是之前生病的時候沒養好?”
而胤禩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大膽的猜測“會是登基的影響嗎?”
“你是說處理政務太拚了嗎?”胤禔皺眉,看著胤礽撲在政務上,感覺確實有些不妥,不像他以往的風格啊。
“不,”胤禛沉著臉搖了搖頭,“我想八弟的意思是,二哥之前一直推拒登基,除了沒有權欲之外,是不是也因為登基會對他造成不好的影響或者束縛?”
佛子是不該沾染世俗的。
這是其他人聽完胤禛的話,聯想到胤礽的身份的第一猜想。
即便康熙怎麼避諱,此刻他確實也因為“佛子”這個身份產生了不安,會嗎?這會是保成一直不願意登基的原因嗎?那為什麼幕布裡他又願意了呢?
【自康熙三十年後,哲布尊丹巴活佛係統的傳承需受到清朝皇帝的冊封才具有效力。
胤礽登基後不久,新一任哲布尊丹巴來京。
乾清宮內,哲布尊丹巴單獨拜見了胤礽。
“陛下,貧僧曾從先師那裡聽過您的名頭,當時貧僧不明白,為什麼先師稱您為大清的佛子,”說著,他環顧這雕梁畫棟、氣勢恢宏的宮殿,又把目光落回胤礽身上“直至今日,親眼瞧見陛下將自身氣運與大清國運牢牢相係,貧僧才徹底明白了先師的意思。”
他微微低頭,滿是自愧,“相較之下,老衲隻專注於經堂廟宇、一方信眾,實在是狹隘了,陛下此舉,是以天下為棋局,為蒼生謀太平,以己身度眾生,無愧於大清佛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