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之戰的硝煙雖已漸漸散去,但戰後的撫恤和善後事宜卻千頭萬緒,亟待處理。李承乾深知,這些關乎著邊境百姓的生活以及軍隊士氣的維係,絲毫容不得馬虎。
他先是下旨讓戶部撥出大量的錢糧,用於安置那些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百姓。一道道旨意從京城傳往邊境,要求地方官員務必親自監督,為百姓們搭建臨時住所,發放充足的糧食和禦寒衣物,確保每一個受災之人都能在這寒冬時節有個遮風擋雨、溫飽不愁的容身之所。
李承乾還親自召見了負責此次撫恤工作的官員,語重心長地叮囑道“百姓乃國之根本,此次邊境遭此大難,他們受苦最多。爾等前去,定要將朕的關懷切實帶到,切不可敷衍了事,若有懈怠,朕定不輕饒。”
對於那些在戰鬥中犧牲的將士家屬,李承乾更是格外上心。他責令禮部精心籌備撫恤儀式,追封那些英勇捐軀的將士,賜予他們的家人榮譽稱號和豐厚的撫恤金,確保其家屬往後的生活能有所依仗。同時,他還安排專人記錄下每一位烈士的事跡,命史官將他們的英勇銘刻在大乾朝的史冊之上,讓後世永遠銘記這些為家國奉獻出生命的英雄。
為了能更直觀地了解邊境百姓的生活現狀,李承乾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再次決定微服私訪邊境地區。他帶著幾個貼心的侍從,一路低調前行,抵達邊境後,看到了那滿目瘡痍的景象——曾經繁華的城鎮如今殘垣斷壁,田野裡也布滿了戰爭留下的痕跡,百姓們臉上雖有著劫後餘生的慶幸,卻也難掩疲憊與哀傷。
李承乾走進一個個臨時搭建的營帳,與百姓們親切交談,傾聽他們的苦難與訴求。一位老者拉著他的手,老淚縱橫地說道“陛下若能多派些人手來幫咱重建家園,讓咱能早日過上安穩日子,那死去的親人也算沒白犧牲啊。”李承乾聽著,心中滿是愧疚與疼惜,他緊緊握住老者的手,承諾一定會讓邊境恢複往日的繁榮。
改革軍政,強基固本
從邊境返回京城後,李承乾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此次邊境之戰暴露出了大乾朝軍政方麵諸多的問題,若不加以徹底改革,日後恐難應對更為嚴峻的局勢。
他先是召集兵部的官員,商討軍隊改革之事。李承乾提出要建立一套更為完善的軍事人才選拔機製,不拘泥於出身門第,隻要有勇有謀、武藝高強且忠心報國之人,皆可進入軍隊擔任要職。同時,加大對軍事訓練的投入,引進先進的軍事戰術和兵器製造技術,提升軍隊整體的戰鬥力。
在軍隊編製方麵,李承乾決定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和地域特點,對現有軍隊進行重新整編。設立專門的邊境防禦軍、內地駐守軍以及機動野戰軍等,讓各部隊分工明確,相互配合,以便在麵對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戰爭時能夠迅速做出反應。
為了避免出現將領擁兵自重的情況,李承乾又設立了一套嚴格的軍事監察製度,派遣忠誠可靠的官員定期巡查各軍隊,監督將領們的訓練、作戰以及軍費使用等情況,一旦發現有違法亂紀、克扣軍餉等行為,嚴懲不貸。
在政務方麵,李承乾意識到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對於決策的重要性。他責令工部加快官道的修繕與擴建,確保各地的消息能夠快速送達京城;同時,要求禮部培養更多精通各國語言、熟悉周邊地區情況的外交人才,以便在與聯盟各國溝通以及應對外部勢力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此外,李承乾還對朝廷的官僚體係進行了一番梳理,裁汰了一批屍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官員,選拔了一批年輕有為、有真才實學的臣子進入朝堂,為大乾朝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外交斡旋,鞏固聯盟
邊境之戰讓李承乾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聯盟各國對大乾朝的重要性,鞏固與各國的聯盟關係成了當下外交事務的重中之重。
他再次派遣蘇瑾作為特使,前往聯盟各國進行友好訪問。李承乾親自召見蘇瑾,詳細地交代了此次出訪的任務與目的,說道“蘇愛卿,此次你身負重任,聯盟乃我朝抵禦外敵之重要依靠,你需向各國表明朕的感激之情,同時商討進一步深化合作的事宜,讓咱們的聯盟更加牢不可破。”
蘇瑾領命而去,在各國之間展開了一場場艱難卻卓有成效的外交斡旋。她先是向各國轉達了李承乾的問候與感謝,回顧了在邊境之戰中各國相互援助、共同禦敵的深厚情誼。隨後,便與各國的君主和大臣們商討起合作的新方向。
在蘇瑾的努力下,大乾朝與聯盟各國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包括共同建立邊境聯防機製,定期開展聯合軍事演習,共享軍事情報,以便在麵對外部威脅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協同應對;在經濟領域,進一步開放貿易市場,降低關稅,互設商會據點,促進各國之間的商業往來,實現互利共贏;在文化方麵,開展學者交流、學子互訪等活動,增進各國之間民眾的相互了解與認同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承乾時刻關注著蘇瑾的出訪進展,每當收到好消息傳來,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深知,隻有通過這樣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才能讓聯盟各國真正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成為大乾朝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最堅實的後盾。
發展經濟,充盈國庫
經曆了邊境之戰的消耗,大乾朝的國庫略顯空虛,李承乾明白,若想讓國家有足夠的實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發展經濟、充盈國庫是必不可少的舉措。
他召集戶部、工部以及各地的商會代表,共同商討經濟發展之策。李承乾提出要大力扶持農業,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改良種植技術,同時降低農業賦稅,讓農民能夠安心從事生產,保障糧食的穩定供應。
在手工業方麵,朝廷出台了一係列優惠政策,鼓勵工匠們創新技藝,提高產品質量。工部設立了專門的工坊,集中培養優秀的工匠人才,並且組織各地的手工藝品進行展銷會,將大乾朝的精美手工藝品推廣到周邊各國,拓展海外市場,增加貿易收入。
對於商業,李承乾放寬了對商人的限製,允許他們成立商會聯盟,自行規範行業秩序,同時引導商人投資興辦實業,如修建水利工程、開辦礦山等,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繁榮。
為了確保稅收的合理征收與管理,李承乾責令戶部加強對各地稅收的監管力度,打擊偷稅漏稅等不法行為,同時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製定了更為科學合理的稅收政策,讓稅收既能滿足國家財政的需求,又不至於加重百姓和商人的負擔。
在李承乾的一係列舉措推動下,大乾朝的經濟漸漸複蘇並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國庫也開始慢慢充盈起來,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勵精圖治,展望未來
在李承乾的精心謀劃與帶領下,大乾朝上下一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無論是邊境的重建、軍政的改革,還是外交的鞏固以及經濟的發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邊境地區,百姓們的家園在朝廷的幫助下逐漸重建起來,新的城鎮拔地而起,田野裡又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軍隊經過整編和訓練,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士兵們士氣高昂,時刻準備著保衛家國。聯盟各國與大乾朝的關係愈發緊密,往來頻繁,共同構建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抵禦著外部勢力的覬覦。國內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大街小巷充滿了歡聲笑語,處處彰顯著大乾朝的繁榮昌盛。
然而,李承乾並未因此而滿足,他深知天下局勢變幻莫測,外部勢力雖暫時受挫,但絕不會善罷甘休,大乾朝依舊麵臨著諸多未知的挑戰。
在一次朝堂之上,李承乾目光堅定地看著群臣,說道“諸位愛卿,如今我大乾朝雖有小成,但仍不可懈怠。朕希望與爾等繼續齊心協力,砥礪前行,讓我大乾朝的江山永固,百姓永享太平。朕相信,隻要咱們君臣一心,上下同欲,無論未來有何艱難險阻,我大乾朝定能乘風破浪,書寫出更為輝煌的篇章!”
群臣皆跪地高呼萬歲,那激昂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大乾朝對未來的無限信心與壯誌豪情,而李承乾也在這一片呼聲中,更加堅定了自己勵精圖治、守護家國的決心,繼續引領著大乾朝在這亂世之中穩步前行,向著更為繁榮昌盛的未來邁進。
喜歡乾宮深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乾宮深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