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通訊交通還不發達。
一個偏僻的貧苦的農村家庭,孩子丟了,根本找都沒處找去。小輕舟的丟失,給崔萬芳帶來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她不停地自責自己不敢讓她一個人去河邊放鵝,內心悲傷不能自已,日子還得過下去。
小女兒薇薇才四歲,身體不是很好,說抽過去就抽過去。
劉德厚因為大女兒丟了,二女兒又是賴巴巴的丫頭片子,覺得日子沒了盼頭,天天跟一幫狐朋狗友喝酒耍牌。
回來崔萬芳啥也不說還好,倒頭就睡,一旦崔萬芳敢說什麼,就是一頓老拳暴打。
有句老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麻繩從來細處斷。
八十年代,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村裡研究發現,劉德厚家居然違背的計劃生育。
於是,開出五百塊錢的罰單!
劉德厚不服氣,跑到隊裡去質問。
原來,劉德厚家雖然生的是兩個女兒,但是中間間隔的年限太短了。
根據國策,第一胎是女兒,第二胎至少要間隔五年以上才可以,小輕舟和薇薇隻差了兩歲,確實是違反了國策。
但是小輕舟丟了,還沒有找到。
隊裡人給出的解釋,也讓劉德厚無話可說,隊裡人說,要麼去報死亡,銷戶口,算他家隻有一個娃,要麼就送走老二薇薇,也算一個娃。
劉德厚雖然混蛋,想要兒子,但是也真疼女兒,兩條路死活都不肯。
砸鍋賣鐵,借遍了親戚,湊了五百塊錢。那個時候五百塊錢對一個農村家庭就是一筆巨款!
這麼說吧,八零年前後,一個城市的正式工,一個月的工資才二十多塊錢,這五百塊錢,一個雙職工的家庭也得不吃不喝攢一年才能攢下!
劉家從此徹底陷入貧窮的深淵之中,無法翻身。
第二年春上,青黃不接,家裡的糧食都吃完了。
劉德厚和崔萬芳無奈之下,背著小薇薇去大哥劉德祿家裡借糧,哪知道大哥大嫂不光沒有借給,還冷嘲熱諷一番。
兩口子吃了一肚子氣,回到家,一個蹲在門口愁的抽旱煙,一個抱著小女兒薇薇暗自垂淚。
最後劉德厚姨家表哥聽說,他家斷頓了,給背來了半袋子玉米粒子和半袋子麵粉,這才湊合著堅持到新糧下來。
往後數年,家裡的糧食精打細算,除了交公糧剩下的倒也夠吃。
隻是家裡一直窮的厲害。
不是劉德厚兩口子懶,實在是想賺錢也沒地方賺。
劉德厚一把子力氣,就會乾個泥瓦工,啥話也不會說,在外麵受了氣,偶爾還回來打崔萬芳出氣。
崔萬芳一直沒忘了大女兒輕舟,可也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她,一閒下來,就想的心疼,漸漸的落下了心悸的毛病。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小薇薇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也好了。
小薇薇上初中了,崔萬芳被兩個妯娌一通嘲笑。
那時候,村裡大部分女孩,一旦小學畢業就送到外麵去打工,不論是端盤子刷碗,還是找個小廠子打工,都能給家裡貼補家用。
有兩個閨女的,都在外麵打工,家裡的父母乾脆就啥也不乾了。
反正沒兒子,不用蓋房子,閨女打工掙的錢就夠兩口子花的。
全村人風氣都是女孩子上什麼學,都養到十五六歲了,該出去賺錢養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