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吏籌接過木耒遞來的紙,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張紙上,木耒在一個個方格裡分彆寫著點、橫、豎、撇、捺等筆畫,且在下方標注了筆畫名稱。
幾十個筆畫分彆在各自的方格裡,工整有序,儘顯章法。
在對應的幾十種筆畫中,木耒又在其後,寫下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簡化字。如此一來,看起來就更加清晰明了了。
計吏籌不禁讚歎道原來簡化字竟是由這些筆畫組成,當真有很大的章法。這絕非某個人,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能夠創製而成的。
這必定是集合了無數人的智慧,曆經漫長歲月的沉澱與打磨,才得以總結出這般規律。
在紙下方的一排方格中,寫著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頓號、波折號等幾種符號的名字。
方格中還畫著各種點、勾、豎、橫之類的圖案,木耒還在每個符號的下麵,詳細寫著這些符號的作用和用法。
這時,木耒張口說道“上麵所寫之幾十種筆畫,乃是這數千字所用。若是這些筆畫學完,便可迅速學會寫字。汝若欲學寫此簡化字,便先需學此幾十種筆畫。”
隨後計吏籌拱手稱是。
然後木耒又接著說道“此卷下麵,乃幾種標點符號。於書寫時引入此標點符號,可減輕諸般語句之分歧,可合理斷句。他人於閱讀此些文章時,亦可省力甚多。”
計吏籌再次點頭稱是,然後說道“此諸般文字皆為公子所造耶?”
確實,木耒所創造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當計吏籌看到這龐大的文字體係時,他難免會有這樣的想法。
畢竟,呈現在眼前的這些工整的筆畫、符號以及詳細的說明,讓他不禁猜測是否皆出自木耒之手。
木耒則說道“如此龐大之文庫,怎可是我一人所為?汝不必糾結其如何而來,隻管做好己之事便可。”
既然木耒不正麵回答,計吏籌也隻能作罷。
木耒隨後又說道“現如今吾等已造出紙來。以後隻要於紙上寫字,便可不必惜字如金矣。以後作文、寫作皆可寫得淺顯易曉一些,如此方利於向平民普及文字。”
計吏籌問道“公子,汝果真欲普及教育乎?且將此教育普及至奴隸及其子女之身?自周立國以降,習文斷字皆為卿士所學。公子此舉,恐招來卿士之非議也。”
木耒則回答道“你之論斷謬矣。若人人皆可識字,其益甚多。
其一,可開啟民智。令其明辨是非善惡,民智若開,則可謀思進取,於農事、諸工、商貿等事皆有裨益。
其二,可正其俗。令其知禮義廉恥,父母慈而子孝,敦親睦鄰。
其三,可強邦國。諸民識文,可甄選國之棟梁。千人出謀士,萬人出良臣。文可輔國理政,武可衛國禦敵。
如此,普及教育至奴隸及其子女,又有何不可?”
木耒洋洋灑灑,長篇大論,說得計吏目瞪口呆。
他僅僅問了一句,卻換來公子十幾句回應。木耒說了許久,方才停下。
計吏籌眼見公子對此事如此決絕,心中更是感慨萬分,於是說道“公子之誌乃是為了天下蒼生、國家社稷,吾自歎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