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甄嬛回宮的日子相較於原劇情有所提前,許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四阿哥弘曆並未記在甄嬛名下,甄嬛回宮後依舊是莞嬪。
而那位瀟灑不羈的果郡王,也並未在這個時候回歸。
可命運的齒輪依舊在無情地轉動,在果郡王還沒死的消息傳回來之前,李靜言就已經在果郡王回宮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重重埋伏。
果郡王縱然武藝高強,可麵對眾多敵人的圍堵,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很快便被擒獲。
李靜言早就交代過這些人,千萬不能弄出人命,隻要把果郡王關在一個隱秘之處,讓他無法回宮就好。
說到到弘曆,那就必然繞不開此時高高在上的皇上。
遙想當初,當弘時第一次將他那超乎常人的聰明才智展現出來的時候,皇上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感歎這孩子終於長大了啊!那時的皇上,對弘時充滿了期待和欣慰。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弘時的表現愈發出眾,不僅在學業上屢屢取得優異成績,更是在處理政務方麵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
漸漸地,皇上開始察覺到一絲不安,因為弘時的出色表現已經引起了朝廷內外眾多大臣們的關注與讚賞,甚至有人開始私下議論,認為弘時有能力取代當今太子之位。
麵對這樣的情況,皇上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對於弘時的態度。
一方麵,作為父親,看到兒子如此優秀,內心自然是歡喜的,可另一方麵,身為一國之君,他又不能不考慮到皇位繼承的問題以及可能引發的宮廷爭鬥。
於是乎,皇上對弘時的感情變得複雜起來,既欣賞他的才華,又開始暗暗地對他產生了忌憚之心。
要知道,弘時可不是一般的聰慧,他吃了不少加強版的啟智丹,這些丹藥仿佛為他的智慧之火添了一把又一把的乾柴,讓他的智謀遠超常人。
而且,弘時此時都已經有了繼承人,這無疑讓他在前朝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也讓他在皇上心中的威脅又增大了幾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皇上未雨綢繆,早早地就把弘曆從圓明園接回了宮中。
皇上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讓弘曆和弘時相互製衡,形成一種微妙的競爭關係,如同兩個棋手在宮廷這張大棋盤上開始了無聲的對弈。
但皇上還不知道,自從李靜言與華妃私下裡達成合作,年羹堯的舊部全部都是支持弘時的,當然這都不是明麵上的。
而在後宮之中,情況也同樣複雜。皇後多次暗中給李靜言設下重重圈套,每一個陷阱都設計得無比精妙,讓人防不勝防。
可讓皇後大為惱火的是,李靜言就像是有上天庇佑一般,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毫發無損。
皇後心中清楚,李靜言是弘時背後的重要支撐,如果拿不下李靜言,日後就很難拿捏得住弘時。
於是,在權衡利弊之後,皇後隻好改變了自己的策略,轉而開始支持弘曆。
就連如今烏拉那拉氏家族唯一長大成人的青櫻格格,也在皇後的示意下,與弘曆走得越來越近,仿佛他們的靠近也預示著宮廷中新一輪勢力的重新洗牌。
甄嬛回宮之後,日子也並不太平,頻頻有人對她腹中的胎兒出手。
喜歡我在甄嬛傳裡奮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甄嬛傳裡奮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