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決定掙這筆錢之後,趙雪梅給出了一些建議。
她改出來的鏟子好用是好用,但是結構簡單。
現在的人動手能力很強,隻要拿到樣品,就能很容易仿製出來。
她如果想要賺這筆加工費,最好是一次性多攬一些活,把需要的人的名字、數量都登記好,收了加工費,全部一起弄了再送出去。
這樣的話,哪怕彆的地方很快也出現這種仿製的鏟子,安寧這邊也賺到了錢。
所以接下來的幾天,安寧在趕海的過程中,基本上都在展示她改良之後的鏟子的功用。
大潮汛結束後,竟然真有不少人來找她幫忙改。
不隻是部隊的軍屬,還有周邊的百姓,也在趕海時感受到了工兵鏟的便利。
改造費用三元一把,安寧一共收到了四十二個訂單。
隻要把這些鏟子全部改造完成,她就能淨賺一百二十六塊錢,相當於宋文英三個月的工資。
如果有合適的機器,這點活甚至都用不了三天。
等等,機器?
安寧突然想到了海島上規模最大的工廠——造船廠。
造船廠連船的零件都能生產,她改個鏟子豈不是輕輕鬆鬆?
等她改完,甚至還能把圖紙賣給造船廠,再賺一次。
隻是想要借用造船廠的機器並不簡單,安寧的腦海中立刻出現了一個人——陳海。
“咚咚咚!”
門外響起敲門聲。
“請問沈安寧是住這裡嗎?”
安寧急忙過去開門,門外站著一名背著斜挎包的士兵“同誌你好,我是沈安寧,請問有什麼事嗎?”
士兵將一支筆、一個本子和一封信過遞來“這是你的信件,麻煩在這兒簽個字。”
安寧撇了一眼,上邊龍飛鳳舞地寫著沈安寧收幾個大字,右下角的落款正是港口。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她剛剛才想到陳海,對方的信就回來了。
距離她寄信已經過去五天時間,就算郵局的速度比她自己去縣城的速度慢些,兩天怎麼也該到了,結果她現在才收到回信。
再算上她去拿自行車的日子,可見這次陳海出海的時間之長。
“麻煩你了。”
安寧飛快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將本子和筆還了回去。
“為人民服務!”
士兵衝她行了個禮便去下一戶人家送信去了。
回到屋內,安寧打開信封。
本以為陳海的字會跟封麵一樣潦草,但將信紙抽出來一看,上邊竟然是工工整整的行楷,這絕對是下過功夫練的。
還沒看內容,安寧對陳海的印象就又好了一些。
信紙一共兩張
第一張簡單交代了他上次因為臨時抽調出去跑船而沒能與安寧交接自行車的遺憾,並且誇讚了她做的魷魚絲非常好吃,隻是被同事搶完了,希望能夠跟她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