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來南陽之前,是在誰的地盤?”
龐德公的這句話,其實就已經是鎖定了目標人物。
“徐州……曹操。”
“叔父,此事該當如何?”
“嗬嗬,這何嘗不是好事?若無這劉禪的龍氣,劉備就一點翻身機會都沒有,就算有將星爭取的那一絲機緣,長久來講也是留不住的,因為那些都是外物,不是劉備自己的,而劉禪,恰恰就是劉備自己的,是他的兒子,至少現在就是!”
諸葛亮和龐統默默地下山,重新回襄陽的刺史府。
一路上,兩人腦海中依舊回響著龐德公的話“有劉禪在,你們才有機會繼續,若是沒有劉禪,你們直接離開就是了,躲在益州,不需要你們兩位大才……”
他們離開前,龐德公最後一句話,更是讓兩人無語。
“可惜這劉禪是曹操的,若是董璜的,你倆的福分就更大了。”
這話說的,諸葛亮和龐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回到刺史府之後,諸葛亮告訴劉備,說還是有希望的,要他放心。
同時,龐統說了一件事,讓劉備差一點又暈過去。
龐統說,經過龐德公的測算,關羽將軍已經去世了。
就這一句話,讓劉備直接癱倒在地。
同樣地,張飛也罕見的眼睛瞪大,直挺挺地倒地暈了過去。
龐統是不得不說出真相。
因為他要償還關羽的因果,如果一直拖著,一直折磨著大家,其實他也沒機會去進行補償了。
再加上,關羽這事雖然沒有定論,但是不論是劉備還是張飛,其實心中早就有了那個預想,隻是一直不願意去觸碰而已。
有了這麼長時間的心理預想,就不會因為太突然而痛苦。
這就像一個重病之人,如果病了一年多,哪一天病逝了,大家心裡都能接受。如果是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突然聞其噩耗,驟然間的痛苦很多人都承受不了。
就是這個道理。
當晚,劉備就設立了靈堂,擺了關羽的衣冠棺供大家祭拜。
一連七天,劉備和張飛都在靈堂前守著。
和他們一起守著的,還有關羽的夫人曹憲和兒子關平、關興。
還有諸葛亮和龐統。
諸葛亮是因為他自認有愧,是他指揮不當,才導致關羽身亡。
龐統是因為因果。
諸葛亮鄭重地向劉備、張飛還有關羽夫人曹憲表達了歉意。
眼見軍師如此,張飛都覺得足夠了。
他不怨恨諸葛亮。
畢竟這戰場上,哪裡是軍師能夠麵麵俱到勝券在握的,軍將戰死沙場,本就是應有的歸宿。
真要報仇,應該找的是孫權。
望著同樣悲切的軍師龐統,張飛、劉備,甚至包括曹憲都覺得,龐統也是真性情仁義之人。
有這樣的兩位軍師,真的是太值得了!
原本劉備是想要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靈堂拜見的,不過被諸葛亮阻攔了。
諸葛亮解釋說,小孩子氣性弱,不合適過來。
其實真實原因是他擔心這靈堂氣息衝撞了劉禪身上的龍氣。
劉備聽聞,也就不再堅持。
安葬了關羽的衣冠塚,龐統主動提出,說想要收關羽之子關平、關興為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