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還未及向秦始皇描繪天下的景致,秦始皇帝便因他懷中的東西顯露出驚疑之色,“這又是什麼?”
見到秦始皇對自己懷中的物件存有疑惑,趙牧連忙取出早已整理好、裝訂成冊的《大秦律令》。這書冊以線裝方式完成製作,表皮經過刷膠加固處理,結實耐久。
嬴政接過那本《大秦律令》,翻開時說道“說來聽聽,鹹陽宮城外有些什麼景象吧。”
“遵命陛下。臣先去了韓國。韓國雖不算疆域廣闊的強國,但國中百姓民風豪邁勇猛。韓王宮殿雖然裝飾華麗,但在氣勢上仍然不及鹹陽宮宏大雄偉。”
當嬴政饒有興趣地翻閱著《大秦律令》之時,趙牧生動形象地說起了鹹陽宮牆之外的風光,並清楚看到了秦始皇眼裡流露出的神往之意。顯然始皇渴望能親身體驗鹹陽外的一切!這位皇帝已經三十九載歲月裡,未曾離開鹹陽一步!即將進入四十歲的他……
接下來,趙牧繼續講述自己與王賁共登泰山的經曆,使得秦皇內心也生發出急切的願望渴望馬上趕赴齊魯,攀登泰山,感受山河的小巧!
看到紙張和其上的字跡引發秦始皇疑惑,“宣紙上這些字難道不是用筆墨直接書寫的?”
趙牧笑著回話道“陛下明察秋毫,那些字體確非親手所書而係通過印刷得來——刻章製備之後,合並印製於文件之上一次性形成文本內容”
忽的一下,秦始皇從座位上起身,兩眼放出光芒
印刷技術!
這是在簡牘盛行的世代從未被人們設想並實踐的技術。簡牘必須一個個漢字手動書寫;錯了一字就要丟棄一整塊竹簡。而且一旦竹條斷裂,在連接時還要換一塊新的,因此編纂出一部書籍是極其艱難的過程。
嬴政凝視著手中的《大秦律令》,意識到一個重大轉折點來臨了!紙質文書以及印刷術的誕生將會徹底終結過去的舊時代,並將引領未來嶄新篇章的到來!
“非常好!非常好!這樣的功績不知該用何種方式獎勵給你才合適!”
聽到此言,女侍黎薑讓內官呈上燉湯供食用。“陛下可以賞賜牧兒享用這道鮮美的湯肴。”
“正是正想給。”嬴政接著親自拿起一隻青銅碗,盛了份燉肉遞到趙牧麵前。這一幕使趙牧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馨。
朝堂之中,秦始皇獨斷專行威嚴肅靜;但在甘泉宮,這裡隻有君主,謀士還有女侍黎薑時,則仿佛家庭一般溫暖自然。
正當趙牧欲起座跪拜答謝,卻被秦始皇輕按住肩膀,“吃吧,這是我愛妃為特彆烹飪過的美食佳肴,一定合你口味。”
一旁的黎薑聽聞秦始皇讚譽,笑道:“陛下這樣讚美我,實在是千金難買。”
在甘泉宮裡,一邊品嘗著熱乎的肉羹,另一邊他們繼續交流著鹹陽內外的新鮮事。
不久後始皇突然改變了話題,“小牧呀,朕正打算連通趙長城與韓長城同咱們秦長城彙合成一線,這項工程耗工費力。你覺得這事兒應該辦呢,還是不必做?”
聽完始皇話語,趙牧堅決回複道:"應當建!"
難道彆人不了解長城的優勢,而趙牧也會不了解嗎?曆朝曆代的無不倚重長城來抵禦外敵。隻要有了長城,無論是調兵遣將還是運送糧草,都如同行走在平坦的路上一般順利。
正是因為萬裡長城的存在,中華文明得以延續至今;大部分時候都能保持繁榮昌盛,這得益於長城在防禦方麵的出色戰略優勢。
它不僅能讓國家穩固防守,更能適時展開進攻。
東麵是浩瀚的王陽海,北有巍峨的萬裡長城,西麵綿延的是荒漠與高原,南麵則是一片荒無人煙之地。
這道堅固無比的防線守護了中華民族數千年!
秦始皇聽完了趙牧的話,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他非常認同這個回應。
此時,趙牧和秦始皇正在甘泉宮內吃著肉羹、品嘗著美酒,二人暢談天下之事。秦始皇哈哈大笑起來——自從趙牧離開元鹹陽城後,這位君主已經許久沒有這般儘情地笑了。
……夏家府邸……
薑氏老夫人正和呂氏姐妹聊一些令人歡喜的消息。
外孫已經歸來,離開鹹陽時他曾向呂氏姐妹許諾,回長安即迎娶她們為妻。現在人回來了,結婚也提上日程。
她輕撫著姐妹倆,感慨“兩個孩子終於要嫁了,我倒擔心以後是否還會常來看看我。”
“外婆,哪會如此,我們會經常探望您的!”一位答道。“隻要您願意,我們婚後依然住在這裡陪您。”另一位也說。
“彆哄我開心,婚後你們要照料家庭照顧夫婿和孩子,哪裡有時間來看我呢?”老夫人感歎道。
正在這時,夏無且回到了家中。薑氏迎向前,詢問起有關外孫的事兒,還順帶給他換了一套新衣。“一切順利,不用操心。”
老夫人又追問道“你沒問什麼時候把呂氏姐妹接進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