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繼續分析,“萬一公子在城中宴請這些賓客出了差池,必定影響鹹陽的安全穩定。”“李相國,你”
始帝向來看重此節問題,李斯的言論顯然加重了陛下的疑慮。宴會百家之事似乎變得毫無希望。
公子扶蘇轉向龍座上的皇帝,堅定請求“父皇明鑒,兒臣願對父皇發誓,確保不會有任何意外!”
接著補充,“若陛下擔心安全,完全可以限定活動場地,並且事情一結束便命令離開鹹陽!”
端坐龍椅的始皇久久未說話,深邃的眼神中仿佛正權衡得失。
這時右相王綰進前一步開口,“陛下,公子的建議其實是為了國家,意欲尋找更多的賢才為朝廷效力。”
“這正是一個機會,能看清百家之中哪幾家心懷不軌,意圖加害大秦!”在朝堂上繼續議政時,公子扶蘇提議宴請諸子百家以期獲得信任,但始皇帝對此既不反對也不表示支持。
公子扶蘇沮喪地退回隊伍。他原本希望能借助始皇帝的聖旨,在百家名士麵前展示誠意,贏得他們的信賴。但始皇帝的中立態度,令他的心情頓時黯淡下來。
在公子扶蘇歸位之後,始皇帝環顧眾臣“有事速奏。”
治粟內史黃石公抬眼,今日已有冠軍侯的支持為他打氣,背後也有了堅實後盾,他認為現在應當呈上奏折了。畢竟若是誤了來年春耕,那是要掉腦袋的大罪。作為司農官員,春耕之事責重如山。
正當朝堂一片靜默、始皇帝打算宣布散會之際,治粟內史黃石公走出行列,“啟稟陛下,我有重要事項呈報。”
“準予稟告!”
“啟稟陛下,國庫糧荒,恐怕來年春耕難以進行。”
始皇帝看了一眼黃石公,然後說“農務至關重要,黃石公,請說說你的解決方案。”
既然他出來議事必然會有方案,始皇帝隻等聽到解決之策!
在場群臣屏息靜聽黃石公有何妙計,畢竟今年先後經曆了討伐匈奴及東胡、修築長城等一係列浩大工程耗資巨大;加上阿房皇後返鹹陽並昭告減免天下賦稅一年。如此狀況之下,治粟內史所麵臨之困,可想而知。
始皇帝一語畢,黃石公站起身環視群臣“滿朝各位大人乃國家砥柱,在農耕事務方麵也須承擔相應責任”
群臣立時恍然,治粟內史繞了個彎路竟是為了讓他們分攤壓力!
的確,從民眾那裡已難再籌得額外物資,因為百姓們本就已在朝廷免除賦稅的情況下,實在無力再做出奉獻,所以隻能指望各大世族和顯貴人家伸出援手。
當黃石公當麵說出借糧之事時,眾大臣沉默不語,天下九州所需糧種非小數目。他們擔心一旦承諾將被要求籌集更多糧食而不願開口回應。
黃石公早已預見到這種冷場,向趙牧投去求助眼神。就在朝堂陷入僵持之時,趙牧起身表態“為保障來年農耕不受影響,我願意捐獻十萬石種子……”
話音落下,群臣都鬆了一口氣,若隻需十萬石或略多些數量,咬牙也能辦到。
見無人響應黃石公請求且擔憂他開出天價條件時,眾人紛紛點頭表示願出一萬或幾千石,以解一時燃眉之急。
始皇帝麵無表情地俯視著朝堂上的官員,看似對朝廷事務不以為然。但他的目光穿梭在文武百官之間,在眾人眼中,這似乎是始皇帝在查看誰不願捐糧,使得眾大臣紛紛爭先恐後地承諾大量捐贈糧種。
然而,始皇帝真正的目的是要找出可能是百鬼夜行組織的成員,甚至是首領。這段時期,百鬼夜行給秦國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尤其是在黑冰台毫無頭緒之後,使他對這一神秘勢力越發警惕。每看到一個大臣,他的腦海中仿佛就浮現出百鬼夜行首領的身影。
當他的視線落在老將王翦身上時,這位攻滅六國、曆經百戰的老將軍顯得尤為不同凡響。如果能調集他麾下的精銳情報偵察員來組建如百鬼夜行般的組織,倒也說得通。可是王翦已經過六十之年,即便在朝中,也極少發聲,顯然是在保持低調以自保。
會是誰呢?
每當始皇帝帶著疑惑的眼神注視某位臣子時,本來隻是想捐助少量糧食的人,在被這種凝重的眼神盯著時,也會慷慨激昂地喊出“捐出三萬石糧種!”
黃石公望著群臣爭相捐贈,感到欣慰,這次不用擔心糧種問題了。其實他還藏著個念頭增加士族的賦稅負擔,可他最終沒有說出口,畢竟他的地位不及冠軍侯顯赫,若觸動士族利益,恐怕會有性命之憂。這樣的變革得慢慢推行,不能急進。
不到一炷香時間,他就收集到了足以支持九州百姓六年需求的糧種,而且眾多朝中要員都做出了承諾,黃石公甚至詳細記錄下了每個捐贈的數額。
回歸班列後,黃石公感激地看著趙牧,明白今天若無他的力挺,絕不可能有如此成果。但滿朝文武的大方捐款也讓人驚歎不已!始皇帝雖然看著這些人,卻沒有發現任何異樣的跡象。所有人似乎都可能又好像都不是!
如果不弄清這些隱秘的力量來源,連睡覺都不踏實!
廷議結束,始皇帝宣布退朝。同時下令將所有的百越餘黨斬儘殺絕。
趙牧因平定百越再次大功一件,其在朝廷中的威望愈發穩固,其他諸侯和公子已預見到他穩坐儲君寶座之勢。其他人再也無緣繼承之位。下朝後,所有文武終於明白,原來剛才看到趙牧乘坐黃石公馬車是兩人預先商議好的,意在巧妙地“設計”了一局,使得滿朝上下被迫參與其中。明知道這是圈套,卻無人敢反抗,因為他們都看到了始皇帝那一雙眼眸,若是拒絕捐獻,就是對國家不忠,引發不滿,官位怕也難保。
這便是權力的遊戲。
待百官朝會散去,公子扶蘇與王綰並肩同行,心中充滿疑惑地說“老師,父皇一貫對諸子百家心存偏見。”
他接著憂慮地問道“為何您還在大殿上提到這件事?這樣做,豈不是讓百家麵臨險境?”
喜歡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