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落可能通過這種方式,測試她是否已具備了身為下屬的自覺,同時也削弱了姬月在他麵前一直保持的傲氣。無奈之下,
姬月伸出修長的手指,緩緩取下了遮掩雙眼的薄紗。她的目光輕輕閃爍,並未看張落一眼。
“嗯……”張落點了點頭,將這一雙眼記在心中,隨後微微揮動手臂。
許負見狀,重新為她掛上了薄紗。張落看著這一切,腦海中浮現起了年紀輕輕就滿頭白發的宵鳳。她們各具風情和韻味。
這時,府門忽然打開,雙婆帶著笑容走出了門。
“少主,您在外麵站這麼長時間還不進來?”她笑著說。
許負、紅夭和小夕三人都感到驚訝,麵露驚駭之色。“湘……”
雙婆的目光在她們三人身上一掃而過,什麼也沒有說。許負也不再說話,但張落已然明白了一切。
……
關於陰陽家的事很快就在鹹陽傳開,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
“張落……”這個名字再次被人們頻頻提及。
“這人可能是我們必需鏟除的對手。”有人說,“否則遲早他會盯上墨家和其他反抗秦國的義士,你說呢,蓋聶先生?”
高漸離表情冷漠,注視著身旁靜默無語的劍客。
“彆衝動,小高。”燕丹輕咳一聲,“現在還不是時機。”
為了避開秦朝的追捕,墨家已經退到了齊國與魯國交界的地方,受反秦儒生們的庇護,甚至與蓋聶不期而遇。不過,至今為止燕丹還沒有向其他人透露一個秘密——這次一路平安的原因在於趙高的故意放行。
否則單憑暴秦此次整治諸子百家的行動中,廷尉府已經抓捕了許多人,更不用說趙高麾下的刺客團也斬殺了相當多人。沉默的劍客終於開了口“如果真要對付他,唯有將其引出鹹陽和關中之外才有勝算。”
“這難度豈不是更大?”一個玩味的聲音傳來,隨著話音房梁上垂下一隻手來。
而遠在楚國。
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站在汨羅江畔。老人指著這片江水說道
“羽兒,昔年屈原因無法忍受楚國的墮落與屈辱,投此江自儘。”少年堅定回答
“我知道他是楚國不可多得的賢臣。待日後我暴秦後,我會在這裡為他樹起一座巨大的石碑供世人銘記。”
項梁點頭表示欣慰。這時,仆人帶來一封信件,項梁閱讀完眉頭緊皺。“陰陽家……還是張落,此人已經成為了各大流派的心腹大患,我們的勁敵。”
“那讓侄兒去鹹陽伺機刺殺他如何,叔父不必擔心。”他躍躍欲試地說。
“不行!”項梁製止道。“行事需冷靜有謀略。即便要對付他也需等待時機,而且決不能是在鹹陽境內。”
回到現實,槐裡縣渭河沿岸,
這裡是李信生長成才的地方。此時他孤身策馬而來。
他先前往各個駐紮地點祭奠陣亡將士,最後才來到這個最難麵對的故鄉。
這裡曾是他成長的家庭與族群生活的家園,但伐楚戰敗後他便不願再踏入這片土地。因為他的決策失誤與狂妄自滿,許多家庭失去至親,而那些送親人參軍的老鄉長輩是他此刻最不敢正視的人群。
雖然每個人都說那不是他的錯,而是因為昌平君的叛亂所引起的。如果不是這樣,那次進攻本來應該成功滅楚!
然而,李信仍舊無法克服內心的掙紮。假設當時他沒有自大,像翦那樣用六十餘萬的大軍,謹慎行進,也許就不會招致那樣的慘烈結局。
時至今日,當他凝望遠處的槐裡城牆時,李信依舊未能釋懷。這位昔日勇猛而決斷的將軍,在槐裡縣邊界停下了腳步,似乎不敢繼續向前邁出。
“張上卿,我做不到。”
握住韁繩的手逐漸變得緊繃起來。從鹹陽到此地,恰是中午,直到太陽漸漸偏西。騎在馬上的李信就像一座雕塑,動也不動。
最終,他似乎下定了決心。李信從馬上下來,牽著韁繩,緩慢而沉重地走向前。每一步都仿佛拖帶著數噸重物般艱難。隨著他越來越接近,那份惶恐和愧疚便愈發深沉。
就在靠近城牆之際,幾個玩耍的小童從草地竄出準備回家。他們臉上雖然有些泥汙,但仍洋溢著剛剛遊戲時的愉悅。孩子們見到他先是驚訝,隨後又開始打量起李信。“你就是李信將軍嗎?”
麵對這一雙雙純真無邪的眼睛,李信感到難以回應。“我我…我是。”
不料小童們突然轉身跑開。李信抬手想喚住他們,心中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一點勇氣再次消退。可是,當李信放下手之後,
那幾個孩子卻跳躍嬉鬨,喊道“李信將軍終於回來了!李信將軍終於回來了!”
人群因此吸引了注意並趕來看個究竟。李信聽了不禁微笑了一下。然後他整理了頭盔,緊緊握住劍柄,大步邁入了槐裡的城門。雖竭力抑製住情緒但眼眶仍濕潤發紅。
“對不起,李信回來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
同一時間,在章台宮裡,張落拜見嬴政皇帝。“參見陛下。”
“張卿請坐吧。”嬴政微笑著示意,“已是黃昏,你還來覲見啊?”
在場的馮去疾、蒙毅聞言也都笑了。
馮去疾正在稟告國家大事及博士館對諸子百家著作編訂進展;
蒙毅彙報了諸子百家現狀及其最近抓獲的逆賊。
張落笑道,“陛下遊,臣有兩件東西帶給您過目。”
“哦?是什麼?”
嬴政見不是國事前來,暫時擱置其它公務,注視著張落手中的大小兩個包裹。
張落掏出一個紅薯,展示道,“請看這個,陛下。”
趙高剛想去拿卻被蒙毅搶走,
“嗯,這像是某種瓜果呢…”嬴政接過來看著。
張落點頭,“這是薯類蔬菜叫做紅薯;極易種植,是屬下偶爾得到且能分辨其種類。
嬴政左顧右盼,確信眼前的東西確實可以食用。
如果容易栽種,多種些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