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稷下學宮吧,見見我的師弟們,或許他們有所了解。”
自從經曆淳於越事件之後,伏勝不知道自己能否再被齊地儒家學人接納。
稷下學宮,曾經由齊王讚助的知名學術中心,現在卻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繁榮。
雖然秦滅齊後沒有直接關閉稷下學宮,但也幾乎不問其事,同時把許多學者調至鹹陽博士館。
伏勝是其中之一。
並且,秦國也不向稷下學宮撥款,而是依靠齊地的一些富有家庭和商賈資助,才能勉強維持。
其中最重要的秘密支持者就是齊王室後裔——田家。
因此稷下學宮還沒有解散,不過日漸冷清已是事實。
以往人群熙熙攘攘的地方如今已罕有人跡,大部分地方開始顯露出破敗。
不過也正因這種蕭條狀況,反而成為一些人藏身避難的好去處。
目前替代稷下學宮的是鹹陽博士館。
過去的齊魯儒家學人起初並不屑博士館,但如今形勢改變了書籍需嚴格審查才能允許存在,並且還要使用指定教科書。
在如此強製規定下,即便是稷下學宮表麵也開始使用合規的教科書和教材。
這讓他們邊罵邊用。
更令他們焦慮不安的是,博士館已經開始在各地開展教學體係
從縣級、縣級學,一直到博士館,吸引著全國的人才前往鹹陽。
這裡有諸多名師賢才,無儘的書籍資源,更有秦皇資助全部路費和食宿開支!凡是學業有成者,便可以入朝為官。
人們還聽說,在張黷武的提議下,朝廷將舉辦考試。
依次在縣、郡層層選拔,最終優秀者將在鹹陽獲得官職!
這仿佛讓天下所有人都看到了一條通往仕途的光明大道!
誰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彆人?就算秦皇如何又如何?
秦滅六國之前,不也已有不少六國之人慕名前來投奔嗎?那時候連這樣的晉升機會都沒有呢!
於是,即使齊國和魯國的儒生再怎麼固執地責罵,依舊有人悄悄離開了稷下學宮。
這種矛盾的情緒,伏勝早有預料。
從淳於越被齊魯老儒借口寫信大罵時,就顯示出他們內心的動搖了。
因此,伏勝站在稷下學宮門口時,已做好了承受責罵的心理準備。
“唉,稷下學宮變得越來越冷清了。”伏勝不禁歎了口氣。
一切也都顯得有些破舊不堪,死氣沉沉,令人感到不安。
“嗬嗬,師兄,生死輪回,花草榮枯,這些都是天地萬物的規律,稷下學宮自然也不過如此。”
“子房!”伏勝眼前一亮。
他急切地拉著張良的手,想讓他一起進去,可張良卻停了下來不動。
“師兄,學宮裡的師兄弟們不願意見你。”伏勝臉色僵硬了起來。
本以為張良現身,能改變這一狀況。
顯然,並不是這樣。
“我弟弟在哪裡?”
張良微笑著回答“他出去雲遊去了。”
“嗯?”伏勝眉頭一皺,長歎了一口氣,“罷了!罷了!”然後拉著張良往外麵走去幾步,來到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