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伏擊戰和江陵截擊戰結束後。
南郡戰場的初次戰役交鋒以漢軍斬敵一萬三千人落下帷幕。
南郡吳軍在氣勢上瞬間占據了下風,被連斬二將不說,還折了萬餘人,可謂寸功未建,先吃了一場大敗。
幾日後,戰事相關消息傳至順陽縣劉禪處。
劉禪看完戰報後不由感慨不愧是相父啊,竟能洞察先機,提前預判到陸遜的最終目標乃是江陵城。
如果是劉禪指揮全局,恐怕隻能預判朱桓目標乃華容,很難預判到陸遜會帶水師逆江而上夜襲江陵。
穿越至今,劉禪確實打了一些勝仗,可這些勝仗都無一例外是集中優勢兵力,以多勝少的戰役,且他手下能使喚的兵將,皆是大漢之主力。
就像關隴之戰時,諸葛亮便把大漢所有的騎兵都交給劉禪,自己則帶著清一色的步卒攻伐隴右。
雖然也很了不起,但與諸葛武侯相比,還略遜一籌。
南郡戰場上,相父麵對的可是陸遜。
江東繼周瑜之後的第一人。
他雖還未見過陸遜,但做為後世之人,劉禪自然知道陸遜不是等閒之輩,恐怕陸遜的數值評分也應不會低於s級。
畢竟陸遜父子二人雙武廟的含金量不用多說,武廟四聖十哲七十二將裡,隻有陸遜、陸抗、周勃、周亞夫四人,為父子二人雙武廟。
東吳如今能讓劉禪看上眼的武將,唯遜一人也。
……
而南陽這邊,近一月來,漢魏兩國主力默契的在南陽東西兩邊呈對峙之勢。
在沒有把握一口氣吃下對方時,誰也沒有輕舉妄動。
但這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這個寧靜很快將會被打破。
因為,張合已領兵南下而來,不日將會抵達宛城。
屆時,在南陽地區,漢魏兩國所集結的兵力將會達到近三十萬,比之當年赤壁之戰也不遑多讓。
魏國十五萬大軍,其中有九萬精銳步兵,兩萬輕騎兵,四萬偽重騎兵。
而大漢隻有十萬步卒和三萬輕騎兵。
大漢軍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比魏軍略遜一籌。
然漢軍有漢軍的優勢,劉禪心知肚明,那便是在高層將領方麵吊打曹魏。
此戰決定兩國國運,即便同時擁有徐達和嶽飛的劉禪,還是倍感壓力。
一場赤壁大敗致使曹操失去了有生之年統一天下的可能性,南陽之戰亦是如此。
曹魏已將黃河以南的魏國精銳部隊都集結在此。
曹魏敗,則元氣大傷,中原地區再無任何屏障,漢軍可長驅直入直搗中原腹地。
大漢敗,則這一兩年的所有努力皆付諸東流,首先好不容易攻占的荊州大片地盤都要直接放棄,能保長安不失已是萬幸,大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全麵轉為戰略防守。
高手過招,在大開大合前,都應先憋著一口氣,如今南陽戰場上兩國的最高指揮官劉禪和曹休便是如此。
……
而在南陽戰場還處於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之時。
另一邊,潼關以東處。
李恢和朱文正收到了張合南下的消息後。
二人便帶著兩萬人馬沿崤函道東出而去,隻留下一萬人守備潼關和關中地區。
朱文正此前得知劉禪要派李恢攻伐弘農,他便上書劉禪強烈要求此次出征弘農,他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