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作為河北重鎮,北宋四京之一的北京,繁華程度,完全不輸,任充印象中的,大宋京師東京開封。
站在大名府高大的城門口,任充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由點了點頭。
隨著進城的人群,任充來到城門下。
作為河北第一重鎮,又有梁中書統領大軍鎮守的北京城,大名府城門口,守門的約有四五十個軍丁,簇擁著一個守門的官人,在那裡坐定。
任充走到近前,不慌不忙的躬身施禮。
“你從哪裡來?”
守城軍士攔下任充,開口問道。
“小可姓任,名充,滄州人氏,今來大郡會友。”
任充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柴進給自己的假文引,交到了軍士手中。
那守門軍士接過文引,又扭頭轉向一旁,張榜文書的告示榜上,端詳半晌,才將假文引還給任充,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任充見狀也不在意,微微躬身接過文引,抬腿向城中走去。
其實,早在城門口時,任充就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畫像,赫然就在告示榜上張掛著。
當然,對於這種情況,任充毫不意外。
畢竟,火燒草料場,再加上,高俅追究下來,滄州那邊,不可能沒有反應。
隻不過……
“有錢能使鬼推磨,錢能通天,古人誠不欺我!”
任充忍不住搖頭一笑。
早在柴大官人的莊子上,任充就考慮到了今天這種情況,所以,拜托柴進給自己辦了一張假文引載,任充還拜托柴大官人,花錢給自己在官府的畫像上,添了幾個麻子。
不要小看這幾顆麻子。
要知道,人一旦有了明顯特征,往往會叫彆人,忽視了其他。
事實也確實如任充所料,一路從滄州走來,任充竟然沒有遇到任何麻煩。
一路行到城東偏僻所在,任充尋了家僻靜客棧。
交好住宿錢後,任充抬手叫來了店小二。
“小二哥,我想向你打聽一下,不知你知不知道,這大名府中,有位許貫忠許大官人?”
任充一邊說著,手中的半貫錢,已經不動聲色的,遞到了小二哥的麵前。
“認識,認識!許官人在我們大名府,大名鼎鼎,小人怎會不知?”
看到了錢,店小二眼都亮了,忙不迭的點了點頭。
“嗬嗬,那就麻煩小二哥,去幫小可找一下許官人,就說故人有請。”
任充微微一笑,把那半貫錢,塞到了店小二得手中。
錢財到手,店小二麵色大喜,急忙說道。
“客官放心,小人這便去。”
有道是,有錢好辦事,收了賞錢,現在店中又沒有其他客人,店小二和掌櫃的打了聲招呼,急急向店外奔出。
大概一刻鐘後,店小二領著一個年紀大概在三十歲上下,身穿一領皂沿邊褐布服,頭戴一頂烏縐紗抹眉頭巾,係一條雜彩呂公絛,著一雙方頭青布履的員外,快步走了進來。
見到來人,正在堂中閒坐得任充,緊忙起身,抱拳拱手,道。
“一彆數年不見,許兄風采依舊,小可任充,這廂有禮了。”
“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