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京城的富貴人家,都因為朝廷頒布的公告而熱鬨了起來。
不管是心甘情願還是被道德綁架,家有餘財的人都不得不立刻行動起來,否則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有可能當眾社死。
相關的消息,也如同長了腳似的,傳入了賈府的後宅。
當然,最先得到消息的還是鳳姐,畢竟賈璉管著府裡對外的庶務,像這種流傳甚廣的消息,往往都是他第一時間打探回來,自然也瞞不了自己的枕邊人。
鳳姐知道了,免不了要跟關係比較好的黛玉分享。
何況賑災的事本來就涉及到了黛玉和三春,她們剛剛才受到皇後的嘉獎和賞賜,幾乎同一時間,朝廷就頒布了相應的賑災政策,多半就是因為黛玉等人的行動有感而發。
黛玉和三春聽了鳳姐的小道消息之後,不由得麵麵相覷。
朝廷的公告裡,絕大部分都是她們前一天在賑災的時候所討論的內容,想不到這麼快就能夠被付諸實際。
所以當時在旁邊駐足傾聽的那中年男子,究竟是何身份?
三春本來就不是愚笨之人,朝廷的行動又前所未有的迅速,可想而知,她們所遇到的人對朝堂的影響力之巨大。
甚至能夠得到皇後的嘉獎和賞賜,或許也是因為了中年男子的緣故。
如此一來,三春心中自然對中年男子的身份有了相應的猜測。
隻不過在對視一眼之後,她們都默契的把答案藏在了心裡。
賈琮和賈環則有些悶悶不樂。
他們明明也一起參與了賑災活動,卻沒有得到一星半點的賞賜,皇後的懿旨裡更是連提都沒有提到過他們。
不過這也怪不得彆人,聽了黛玉和三春等人的討論之後,他們也知道,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應該就是昨天碰到的那個中年男子。
誰叫他們肚子裡的墨水有限,明明貴人就在眼前,卻什麼好想法都提不出來,以至於被人當成了小透明呢?
一時間,兩人在鬱悶之餘,也更清楚的理解了黛玉一直告誡他們的話。
打鐵還需自身硬,若是自己沒有真才實學,就算是機會送到了他們的眼前,也隻會像這次般的白白錯過。
卻說賈母等人得知了朝廷頒布的公告之後,也請了東府的賈敬過來商議。
賈敬如今直接在寧國府內準備了一間靜室繼續修道,雖然日常的事務還是由賈珍自己處理,但有這麼一尊大佛坐鎮,這段時間賈珍都戰戰兢兢如同鵪鶉,絲毫不敢有越矩之舉。
再加上之前被賈敬狠狠責罰了一頓,腿都險些被打斷,到現在還沒有好透,所以就算賈珍想偷偷摸摸的尋歡作樂,也沒這個條件。
這段時日,簡直如同坐牢似的痛苦不堪。
反倒是一直處於賈珍淫威之下的賈蓉和秦可卿暗自鬆了口氣。
賈敬雖然對子孫比較嚴厲,但因為有如同畜生般的賈珍做對比,以至於看著賈蓉都覺得乖巧可愛起來。
而且賈蓉雖然紈絝了些、不成器了些,畢竟還不像賈珍那般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再加上跟秦可卿新婚燕爾,最近也很少出去花天酒地,因此反倒逃過一劫,沒有受到賈敬的家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