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時一切都晚了,她原本活潑可愛的女兒徹底消失不見,留下的隻有那具冰冷且破爛不堪的身體。
嶽珊的丈夫也怨怪她,怪她沒及時發現女兒情緒不對,怪她在接到女兒的求助後沒有重視。
嶽珊因此更怨怪自己,之後她如同行屍走肉,去海市處理完女兒的喪事,把骨灰帶了回來。
要不是有劉女士一直陪在她身邊,恐怕嶽珊早就崩潰了。
原本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忽然沒了奔頭,精神都垮了,整個人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衰老了。
夫妻感情也基本破裂,丈夫搬著自己的行李去了另外一棟房子,兩人徹底分居。
宋辭接著往後看,發現嶽珊的生命終止在八年後。
女兒死了以後她對工作就提不起勁來,因為沒有了奮鬥目標,再辛苦工作,想要給她幸福生活的女兒都不在了。
最終她在一個寒冷的冬日,把門窗都封閉後,開煤氣自殺了。
宋辭收回天眼時還有些悵惘,一對原本很幸福的母女,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她看向嶽珊,“你女兒之前有沒有和你說過不想上學了?”
“說過。”
嶽珊並不很放在心上,因為她小時候也曾無數次不想上學了。
“這麼大的孩子,不上學乾什麼,又沒有一技之長,還是拿到個好文憑更重要,以後才能找一份好工作。”
宋辭點點頭,這確實是父母會擔心的問題。
他們不是不舍得孩子出去工作,而是想讓他們找個相對喜歡、輕鬆的工作。
而學曆,就是那些工作的敲門磚。
不是能拿到學曆的人就有多麼優秀,這隻是一種人才的篩選方式。
“那你有沒有問過你女兒為什麼不想上學?”
宋辭再次發問。
“問過啊,但她都不說,後來我隻能去找她導員,她導員說她跟舍友處不來。”
說起這個嶽珊也覺得無奈,女兒從小不是在她身邊長大的,所以跟她這個當母親的並不特彆親近。
但她隻有這一個女兒,之前沒放在身邊也是因為要打工賺錢,隻能把孩子放在婆婆身邊。
女兒慢慢大了,有了自己的心事,那些心事隻和她奶奶說,不願意對嶽珊吐露心聲。
後來孩子奶奶去世沒人可說了,她就憋在心裡。
經過這幾年的相處,兩人關係尚可,但她要是想說談論一些太隱私的話題,女兒仍舊不願意說。
嶽珊無奈歸無奈,隻能就這麼順其自然了,反正誰家小女孩都有心事,她以前也有。
再說女兒乖巧懂事,她就已經很知足了。
嶽珊聽說女兒和舍友相處的不愉快,先是開導了女兒一番,說大家來自天南海北,生活習慣不同要互相遷就,但也不需要太委屈自己。
之後她又去找了導員,讓她幫忙協調,給女兒換個宿舍。
嶽珊有些不明白,“大師,你問這些,是我女兒有什麼問題嗎?”
宋辭想到那個被白色床單蓋上的女孩,還是打算挽救一下。
“我觀你子女宮發黑,有喪女之兆,你女兒的生辰八字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