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途轉機,曙光初現
葉陽並未因村民的質疑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第二天,他帶著簡單的教具,來到了村裡唯一還算寬敞的空地。
這裡將是他們臨時的學堂。
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
“開課啦!”葉陽清亮的聲音回蕩在空地上,他並沒有像傳統的教書先生那樣搖頭晃腦地吟誦,而是用一種更加輕鬆活潑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進入知識的殿堂。
孩子們好奇地圍坐著,
孫村夫和幾個村民遠遠地站在一旁,抱著胳膊,臉上寫滿了不屑。
他們的目光像掃描儀一樣,試圖找出葉陽的破綻。
“就這?能教出個啥名堂?”孫村夫撇撇嘴,吐出一口煙圈,仿佛在嘲笑著葉陽的努力。
葉陽當然注意到了他們的存在,但他隻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心裡清楚,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必須拿出真本事來,才能讓這些老頑固心服口服。
他將早已準備好的簡化版拚音教給孩子們,這些孩子們一學就會,立刻咿咿呀呀地朗讀了起來。
就在葉陽的教學漸入佳境之時,一個略帶尖銳的聲音打破了這和諧的氛圍。
“呔!你這後生,搞得什麼幺蛾子?”一個穿著陳舊長衫,頭發花白的老學究,拄著拐杖,氣勢洶洶地走了過來。
他正是燕國遠近聞名的吳學究。
“你是何人?”葉陽停下教學,眼神平靜地看向他。
“老夫乃吳學究,燕國讀書人也!聽說你要搞什麼統一標準?”吳學究捋著胡須,語氣中帶著一絲輕蔑,“簡直是胡鬨!老夫自幼苦讀,傳承先賢之道,自有一套教學方法,豈容你隨意更改?”
“時代變了,吳學究。”葉陽語氣平和,但字裡行間卻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你的方法固然有可取之處,但並非適合所有人。我們需要更有效率,更適合現代的教育方式。”
“放肆!黃口小兒,也敢妄議先賢?”吳學究被葉陽的話激怒,吹胡子瞪眼,拐杖在地上敲得砰砰作響,“老夫的教學方法,才是正統,你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隻會誤人子弟!”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麵紅耳赤,周圍的村民也紛紛圍了上來,看著眼前這劍拔弩張的場麵,誰也不敢出聲。
“看來不拿出點真東西,你是不會接受的。”葉陽冷笑一聲。
他向前走了一步,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們來辯一辯,若是你能贏我,我便放棄統一標準,任由你來。”
吳學究冷哼一聲,梗著脖子說道“好!就讓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學問!”
吳學究說完,就捋了捋胡須,眼神之中充滿了不屑,葉陽看著吳學究的樣子,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淡淡地說道“請。”
“老先生,您這套理論,擱在百年前或許還行,但現在嘛……”葉陽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一絲玩味,“恐怕連小學生都糊弄不了。”
此話一出,周圍的村民頓時竊笑出聲,吳學究更是被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他怒喝道“黃口小兒,你懂什麼?!”
就在這時,人群中緩緩走出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正是被葉陽召喚而來的教育家孟子。
他捋著胡須,慈祥地笑道“吳先生,此言差矣。教育之道,在於因材施教,與時俱進。若是固守陳規,恐怕隻會誤人子弟。”
孟子的話,如同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
吳學究更是麵色鐵青,他看著眼前這位氣度不凡的老者,心中竟然生出一絲敬畏。
“老夫自幼苦讀,難道還不如你這個……”吳學究還想狡辯,卻被孟子輕輕一揮手打斷。
“吳先生,您的教學方式固然有其優點,但過於注重死記硬背,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長此以往,隻會培養出一批隻會鸚鵡學舌的書呆子,而非能為國家建功立業的人才。”孟子語氣平和,但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利劍,直插吳學究的痛處。
吳學究被孟子說得啞口無言,臉上的傲氣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來,隻得頹然地歎了口氣,承認了自己的不足“唉,老夫,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