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顱腦分離仙人——許秋!_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 > 第221章 顱腦分離仙人——許秋!

第221章 顱腦分離仙人——許秋!(1 / 2)

“目前,從醫療技術,和醫生的技能熟練度來看,不適合全國推廣。”

許秋毫不留情地搖了搖頭。

眾人不免有些失望——這可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項領先全球的技術啊。

不能帶動全國腦外科的發展,這無疑是巨大的遺憾。

但仔細想想,如果難度不夠高,門檻不讓人絕望,哪能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禮堂裡邊,光是外國媒體就占了三分之一了,這還是隻放了國台這種媒體進來的情況下,還有一大堆外國二流、三流媒體擠破了頭進不來。

“不過……”

許秋一句話,又把沮喪的氣氛再次調動起來了。

眾人充滿希冀地望去,淡定的聲音再度響起

“顱腦分離術如果拆分成不同的手術步驟。

開顱手術。

顱內血管截斷。

顱內外靜脈回路重建。

包括麻醉、手術團隊之間的協調、護理等等,每一個細節的落實,這才是突破醫學難題的關鍵。”

簡而言之,全套的顱腦分離手術沒人學得會。

但,這台極其複雜的手術,本身是由無數個步驟組成,一口吃不成胖子,但醫生們可以一步步地學,光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就很有教學的價值了。

“許醫生說得對。”

“說的再多也是理論,國內恐怕也就許醫生一個人能把它付諸到實踐,我們更應該從這台手術汲取臨床判斷能力、操作習慣和技術的革新!”

“但問題是,一場學術會議也教不了太多東西啊,技術還是掌握在許醫生手裡,就是不知道許醫生和臨海一院願不願意割愛,技術共享了。”

這番話讓不少人皺眉。

每個醫院都有各自的絕活,或者是某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或者是哪一項手術的特殊處理,也可能是某種專研的藥膏、藥品等等。

這都屬於秘密,不應該打探。

但,之所以沒人主持正義,是因為所有人都對這個技術有想法……

王晟德表情有些不淡定了。

這個問題連他都沒料到,誰知道這群腦外科的老家夥這麼不要臉,居然直接要技術!

“陷阱啊……”

王晟德心裡忐忑。

共享技術,臨海一院的底蘊不如天壇、協和這些,肯定比不過他們的。

但不共享的話,這可是被媒體推到風口浪尖上的技術,社會輿論、業內,都在期待大夏能夠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在國際醫學界掌握一些話語權——許秋一旦拒絕,口誅筆伐的或許就是他了。

王晟德思索一番,準備站起來接下這個燙手山芋,自己背著罵名。

但許秋先開口了,淡淡地說道

“臨海一院沒有閉門造車的想法,隻有全國腦外科醫生共同發展,國內醫學才能百花齊放。

因此,我決定將手術視頻完全公開,任何醫院都可以調取、學習。

不過我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一解答視頻中的難題、細節等,因此,決定在臨海一院進行一次完整的手術指導,各位醫生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來我院交流學習。”

王晟德驚喜不已。

這個答案完美得不像話!

公開手術視頻,想學的隨時可以去學。

但,如果想得到許秋的親自指導,就得來臨海一院!

在場的醫生都有些沉默。

許秋這手,是在臨海一院還沒確定第二家腦外科中心的資格,就提前把這裡變成無數醫生的聖地啊……

……

學術交流會議結束後,許秋又接受了各大媒體的采訪。

輪到外媒提問時,莓國bbc率先開口“許先生,莓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邀請你前去進行學術交流,請問你有這個意向嗎?”

許秋的英語水平很高,不等翻譯,他就搖了搖頭“沒有。”

約翰霍普金斯,是莓國排名第一的神經病學與神經外科學醫院,對方邀請許秋,無非是糖衣炮彈一番轟,然後把許秋留在那邊。

他沒興趣。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很出名,應該是所有腦外科醫生的第一選擇,你如果去那邊,未來的潛力會不可估量。”

許秋“哦。”

莓國記者卻愣了一下,等翻譯把許秋的話轉述成真正的意思“不去”後,她要求道“你聽得懂英語?可以用英語回答我的問題嗎?”

這次許秋直接就離開了。

遠處,沈華看到這一幕,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唐雲舒心裡咯噔一聲。

什麼學術無國界,那都是屁話,像沈華這些成長在戰爭年代的老一輩知識分子,有幾個心底不是藏著芥蒂。

許秋聽得懂英文,是如今醫學界的先進設備、技術,幾乎都被西方壟斷,大夏的醫生必須懂。

但,選擇說中文,則更多是個性的選擇。



最新小说: 她的封後之路 壽元能換寶?無限壽元的我無敵了 神顏愛豆,他隻想活命 全民航海求生,開局一艘冥王號 惹不起,國家霸霸都要抱緊她大腿 王爺,你是關不住我的 蜀山雙英傳之寶兒 我轉班你急啥?真千金逆襲成團寵 黑化重生後,她手捏小白蓮掀天下 天地洪爐之九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