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但,對方的死亡時間正好又是拒絕簽署上市前的最後一份報告,回國幾個月後……
這兩者之間,真的沒有什麼關聯嗎?
王平不願意許秋摻和到這些事情中去,幾百億美元的利潤麵前,什麼天才、醫學泰鬥,都不頂用。
許秋自然也清楚這一點,能研發新藥的公司,他自然不會傻到硬碰硬。
王平想了想,又道“不過,肝安寧……聽這藥的名稱,市場上倒是缺少一些肝癌術後的特效藥,莫非是這個方向的靶向藥?你可以問問高沛安,甚至是陳院士。”
高沛安,是機器人十二指腸切除、大肝癌切除的專家。
陳院士則是高沛安老師,本身更是肝膽外科的開創者之一。
肝安寧當下沒有納入正式用藥,臨床醫生對此的了解不多,但這兩人應該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許秋這才想起,自己還有這兩人的聯係方式。
“放心吧,彆的我保證不了,但你既然懷疑這款藥存在一定的問題,我會以我們兩人的名義,要求臨海一院禁購禁售此藥。”王平鄭重地道。
……
掛斷電話後,許秋斟酌了一番。
陳院士如今還活躍在一線,但他其實已經開始走保守路線了。
即,很少參與各種新產品、新術式的會議。
他年齡太大,即便再有才,也終究抵不過歲月,腦子接受新東西的能力和速度都在顯著下滑。
因此,如今陳院士多是做著以前的手術,論文方向也跟此有關。
新型藥物,他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了解。
高沛安卻不同。
他背靠陳院士這位大夏肝膽外科第一人,半輩子都頂著陳院士學生的頭銜。
再多的努力,再精湛的技術,終究逃不過“不愧是陳院士的學生”這句刺耳的誇獎。
這也讓高沛安的精力,更多放在推陳出新,渴望創立跨時代的肝膽外科技術,或是研發出一款打破“老藥用爛了,新藥遲遲不出”境地的新藥。
這件事兒,找高沛安顯然更靠譜一些。
滴滴滴——
等了不久,電話接通了。
“許秋?”
高沛安的聲音聽起來很疲倦。
許秋詢問了原因。
高沛安無奈地歎了口氣,道“這事兒說來話長……對了,我就在你們臨海一院附近,出來聊聊?”
許秋答應下來。
半個小時後,附近的一家大排檔內,高沛安姍姍來遲。
許秋抬頭望去,心裡有些驚訝。
這才幾個月不見,高沛安的神態跟老了十歲一樣,頭發全白了,顴骨也因為瘦削有些突出,整個人都不複第一次見麵時的光彩。
高沛安坐下的同時開玩笑道“當初我要是知道這件事這麼麻煩,就不該接人民醫院那一場飛刀。
帶孫女去旅遊不好嗎,特地來一趟,錢沒拿到,結果還被限製出行,現在我離不開臨海市了。
我都懷疑是不是你這家夥吸走了我的氣運!”
這些天,許秋一路高歌猛進,不僅拿到了全國都沒出現過的名刀大賽全滿分,更是直接為臨海一院獲得大夏腦協會、大夏臨床醫學學會等重磅機構的矚目,隱隱有內定第二家腦外科中心的趨勢。
不出意外,靠著如今這個“腦外科人才培訓基地”,臨海一院將成為天壇醫院之外,另一個腦外科聖地。
也將成為南部腦外科當之無愧的頭名。
許秋的地位、名聲等也水漲船高。
相比之下,高沛安就太慘了。
他白酒混著啤酒,抿了一口,感受著口腔裡的熱辣,苦笑道
“之前我不是去你們隔壁的人民醫院做了台大肝癌的切除手術嗎……
當時價格談得好好的,家屬出錢買我的休息日,我拿錢開刀。
結果,手術做完後,病人覺得錢給多了,後悔了,把我給告上了法庭。
我想著多一事兒不如少一事,就主動提出退錢,就當花錢消災了。
家屬倒也同意了,但錢退回去沒多久,那個告了我的手術病人又突然出事了!”
許秋靜靜地聽著。
飛刀,其實算是醫院、病人、醫生三方共同維護的灰色地帶。
不打破規矩,對三方都有利。
但,隻要有一方撕破臉皮,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長遠來看,它並不會促進飛刀的正規化——規範化的飛刀,光是審核程序就要幾個星期,有幾個病人經得起等待?
反倒會讓醫療資源不發達的地區,陷入更惡性的循環中。
當然,
這次的話題不是飛刀,這種涉及一個行業的改動,也不是兩個醫生圍著大排檔能討論出什麼結果的。
許秋回到正題,問道“病人出了什麼事?”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