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患者,大多有一個習慣。
“冷水灌洗鼻腔”。
這個動作,會讓鼻塞等情況緩解很多。
之前許秋沒有想到這裡。
因為過敏的確和羅笛的病八竿子打不到一塊。
關鍵在於——洗鼻子!
衝洗鼻腔,原本是過敏性鼻炎病人緩解症狀的習慣,但它卻和另外一種罕見病聯係在一起。
許秋立刻打開瀏覽記錄,翻找起看過的文獻。
幾十秒後,他打開其中一個網頁。
《福氏耐格裡原蟲傳播特征及防治研究進展》
這是複旦大學公衛學院的教授的論文。
內容中的福氏耐格裡原蟲,還有一個更加驚悚、通俗的名字
食腦變形蟲!
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疾病。
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現的病人隻有一百多例,其中更是隻有四個活了下來。
之所以說它食腦,是因為福氏耐格裡原蟲鑽入人腦後,會迅速繁殖,並且沿著腦膜向腦中心部位播散,引起化膿性腦膜炎、血管出血和腦實質壞死。
並且。
由於福氏耐格裡原蟲在自然界中以其他細菌和微生物為食,它們的體內經常寄生著大量細菌。
因此病人感染福氏耐格裡原蟲後,往往不會是單一食腦蟲對大腦的侵蝕,還有不同細菌同時繁殖,共同損傷大腦。
至於為什麼許秋會把食腦變形蟲和洗鼻子聯係起來。
目前已經探明的,食腦變形蟲進入大腦的方式隻有一個——從鼻粘膜侵入,再沿著嗅覺神經進入大腦!
吃沒有,喝也不行,它隻有從鼻腔,才有那麼點機會鎖定大腦。
而一旦讓它成功,病情就會來得極其凶猛。
這也是死亡率極高的原因。
如果羅笛真的是食腦變形蟲感染,那他已經開始在生死線上掙紮了無數次了。
……
此刻,許秋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儘管還沒有得出檢查結果,但無疑,食腦變形蟲能解釋羅笛身上的所有表現。
高熱。
是因為細菌繁殖、寄生蟲大量繁殖感染導致的炎症反應。
反常性亢奮,大概率是大腦皮層信息紊亂。
而無法緩解的劇痛,則和食腦變形蟲本身的致病性、爆發性有關。
它靠體表的食物杯的吞噬作用、以及細胞內的溶解分子破壞宿主大腦神經元。
此外,還會通過分泌的蛋白質,發揮毒性作用。
當這些東西積攢到一定程度,一瞬間在病人腦內釋放、爆發,所引起的強烈中樞神經係統症狀、劇痛等,都絕不是簡單的鎮痛藥物能夠抵消的。
許秋立刻給檢驗科那邊打去了電話。
對麵的穀醫生有些意外,道“是羅笛這個病人嗎?許醫生,我才出結果,剛要打給你,這病人應該有化膿性腦膜炎!”
果然如此……
化膿性腦膜炎,正是食腦變形蟲的其中一個階段。
如果醫生沒有食腦變形蟲這個概念,或許會把化膿性腦膜炎作為最終診斷。
而這會葬送病人的性命。
“穀醫生,麻煩你再讓那邊重新抽樣,重點檢查寄生蟲!”許秋吩咐道。
“腦部寄生蟲感染嗎?這可很少見……好,我跟同事針對性地檢查一下,過後回給你!”
穀醫生的動作很快。
差不多半個小時的功夫,她打了回來,語氣中還帶著詫異“我們抽了三段腦脊液,在最後一管裡,發現了一些寄生蟲!化驗後確認,福氏耐格裡阿米巴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