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的無上限,最後就給了六百五十萬,也就是中科院研究所最高檔科研經費,順帶著多給五十萬意思意思。
這還是陳院士、林協等人極力推薦之後的結果。
最開始,名刀大賽的專家組還隻打算給三百萬……
誰能想到,僅僅過去十多天,臨海研究所就富得流油了。
能投入的經費,大概有七個億。
白雲省撥款43億。
臨海一院也給了七千萬。
臨海大學一千萬。
另外,陳院士向中科院彙報了此事,中科院起先並不認為許秋能做出多大的成績。
但陳院士、腦外科沈華院士、手外科戴建業院士等人都聯名支持,最後中科院同意頂格資助,一共八百萬。
其中最讓許秋吃驚的是,天都阜外醫院,也拿出了一千萬的經費……
“這……”
許秋有些不好意思了。
搶了阜外的人,阜外的設備,現在還讓阜外出錢。
不知道此時阜外院長是個什麼心情。
他在通訊錄裡邊翻了翻。
不出所料,果然有阜外院長的電話。
“謝謝。”
阜外院長“……”
你嗎的。
蝦仁豬心啊!
內心p,但阜外院長臉上還是露出了笑容“應該的,許醫生,阜外這幾十年搞血管材料的底蘊都交給你了,一定要做出點成果出來!”
“好。”
掛斷電話後,許秋來到窗前。
他揩去凝結的霜花,外界那紛擾的世界便清晰起來。
研究所外,一個個嚴密包裹的運輸箱被卸落,每一個集裝箱旁邊都站著兩三個戴著雪帽,風塵仆仆的工程師。
他們也是國內極少數能操控那些先進設備、儀器的人。
“慢點,慢點,這設備一千多萬呢,彆給碰壞了!”
“一千多萬算個什麼,我這箱子裡是三千多萬的東西,這可是外國六年前推出的最新後處理係統,大夏隻此一台!”
“各位,抓緊安裝,研究所的同誌們就等著咱們了。”
冬日裡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一位位穿著羽絨服、棉襖的科研人員嗬著白氣,在撲朔的大雪中忙碌得忘記了寒冷。
傍晚,七點多鐘。
最後一台設備安置在了實驗室內。
接風宴後,許秋召集所有研究人員,召開了第一次正式會議。
“我就說兩件事。”
許秋言簡意賅。
“第一,從今天開始,直到研究結束,所有工作人員,按照雙倍待遇計算薪酬。周末三倍加班費,節假日六倍加班費!研究結束後,每個人都會一次性發放高額獎金。”
“第二,接下來是驗證小口徑人工血管是否可行的關鍵時期,這款產品能不能問世,仰賴在座的每一位研究者。”
場下眾人興奮不已。
同時也有些不可置信。
這就講完了?
領導講話,不都是半小時起步,一個小時不長嗎?
他真的就兩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