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四大院此時牢牢地抱住了許秋這條大腿,在心外科這方麵,以臨海一院為代表,已經有碾壓全國的趨勢了。
而人群中,還有一位精神矍鑠、目光睿智而深邃的老人。
此人正是白雲省醫療行業最頂端的決策者,同樣,也是能夠影響大夏醫療行業的大人物。
“易廳。”
“易老精神還是和以前一樣好。”
院長們熱絡地和易竺攀談。
同時,也感到震驚,一省醫療之長都來了,所為何事。
第二期人類臨床手術實驗嗎?
“許秋,這次來找你,主要有兩件事。”易竺寒暄了一陣後,鄭重地說道。
辦公室的氣氛立刻肅靜。
協和院長等都是人精,打量著易竺的臉色,判斷自己要不要留下。
易竺擺擺手,道“也不是什麼秘密,你們都是自家人,坐下聽聽也無妨。”
等眾人落座,易竺才聊起正事來。
“第一,還是臨海小血管。
這個項目目前已經被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名錄收入,處在第一梯隊。這也是國家、相關部門,重點保護、資助發展的領域。
在場的都是大夏的名院、頂尖醫院,再加上有許秋把關,手術方麵我是個外行,不過我對你們很放心。
但另一個……
研究所這方麵,不論是我,還是國家那邊,都覺得應該增派人手,讓更多有資曆、有技術的研究者加入,這樣也能進一步完善臨海小血管,促成它走向工業化、商業化!”
眾人沉默。
他們聽明白了,易竺這次來,是打算摻和臨海研究所的研發工作?
關鍵是……
易竺說自己是手術外行,他對科研更是一竅不通啊。
況且,手術有許秋把關,研究所那邊也是許秋一手掌控,最艱難的時候都過去了,哪裡還需要外人去參與。
這不是擺明了要塞人進去鍍金嗎?
許秋也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但還是穩了穩,問道“什麼意思?”
易竺笑了笑,道“我看過研究所的名單,有很多隻是博士,初級研究員、中級研究員也一大堆,想要讓咱們的臨海小血管更加完善,這些人恐怕還不夠!
國家會幫你召集人才,各大科學院、其餘的血管研究所,也會指派好手過來參與工作……”
辦公室眾人臉色一變。
多日來的相處,即便是協和、華西這些外院的院長,也初步了解了許秋的性格。
雖然麵冷,但重情重義。
研究所的原班人馬,再加上後麵補充的阜外血管中心的研究院,還有比楊晨曦、馬勤拉攏過來的人,兩百多人跟著許秋不要命地乾了六個月。
那時沒有人知道這款血管能成功。
但他們依舊沒日沒夜地選材料、打磨結構、啃數據,把最關鍵的幾項技術壁壘,從許秋寫下的理論,變成了現實。
功成名就的前夕,易竺竟然來嫌棄這些人能力不足?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