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柯維、泰爾茂、戈爾在這一方麵則更加清晰,它們都是老牌藥械集團了,一大堆文獻記載了產品的長期效果。
雖然許秋對親手研發的臨海小血管有信心,但沒有人能真正給出五年通暢率、十年通暢率等等數據。
可能更好,但也有可能比邁柯維等巨頭要差。
當初,閆自強等第一批受試者選擇相信了許秋。
當然也要允許有人不相信研發者,不信任大夏製造。
“正好,邁柯維那邊有一批新的人工血管到貨了,可以預約。”楊晨曦趕緊說道。
他現在肯定不願意給駱思鈴做手術了。
這類病人太麻煩!
趕緊把病人扔給心外科的隨便誰吧。
說起來,邁柯維的產品能供貨,也是仰仗臨海小血管。
去年一年,邁柯維關閉了莓國的生產線,把工廠轉移到了白旗國。
後來白旗國發生了罷工,工程產能急劇下降,造成了人造血管供應的短缺。
邁柯維自然優先供給莓國、小日子國等莓係國家。
大夏這邊,一度出現血管匱乏的狀況。
就拿臨海一院來說,這家曾經的小三甲的強項並不是心外科,每年隻有三百多台主動脈疾病的開放手術,這三百多人都需要人工血管。
然而,臨海一院能拿到的,隻有一百多條。
這是整個大夏的無奈。
各醫院庫存、經銷商手裡的存貨都非常緊張,一些亟需救命的病人,甚至會用其他型號的人工血管。
此外,即便是庫存的血管,也有型號不足、或單一型號告罄的情況,完整型號的外周血管支架幾乎不可能配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議價權和供應數額都掌控在邁柯維手裡,醫院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剩下那些排在後麵的患者,能擇期的繼續等待,不能等待的,要麼轉院,要麼嘗試風險很高的自體血管移植,甚至還有等死的。
然而,這一狀況從臨海小血管的誕生後,就徹底扭轉了。
邁柯維母公司潔定集團親自發來郵件,一次性將剩下的兩百多根血管補齊,並且希望和臨海一院簽訂協議,每年都為醫院等同於患者數量的人工血管……
這份合同臨海一院當然拒絕了。
有許秋在,簽這種平等條約,對比邁柯維之前的剝削,可太不平等了!
不久的將來,就是臨海一院向各大人工血管巨頭議價了,誰會在這個關頭簽什麼合同?
……
楊晨曦得意洋洋地笑著。
邁柯維和泰爾茂獨占全球百分之九十份額的時代,就要一去不複返了。
時代要變了!
等三期臨床試驗結束,臨海小血管徹底投產,六毫米以下的“禁區”,將百分之百被大夏的臨海研究所壟斷!
邁柯維和泰爾茂、戈爾等巨頭還要互相打架,彼此爭鬥。
但六毫米以下這個賽道,隻有臨海小血管一位選手。
倒著跑都能贏!
“雙人病房那邊,31號床和她一樣,不過對方的高危因素更多,我做這台手術把握就不是很大了……”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