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小腸造瘺,其實就是腹壁開一個通向體外的口子。
這個瘺口有兩個作用,一是促進營養吸收,二是促進大便排出。
病人做了右半結腸切除,大片小腸壞死也被清理,之後還有一個橫結腸遠端關閉術,不論是小腸對營養的吸收,還是排便功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而這一個瘺口,既可以輸入腸道營養物,又可以將糞便、腸液等排出體外。
能吃能拉,非常人性化。
如果不做小腸造瘺,一方麵是營養跟不上,二是腸腔和腹腔會遭受更大的壓力,此外糞便的累積也會影響術區的恢複……
……
手術在三個小時後完美收官。
一直到許秋著手清理術野、準備關腹時,眾人才猛然回過神來。
“就結束了?”
王平等人有些意猶未儘。
困擾他們的龜甲腹,竟然就這麼被一點點剝解了?
龜甲左側,病人右腹的氣球肝,也被分離,原封不動地塞回了肝區,門靜脈的積氣更是被巧妙地排出。
這一刻,眾人有一種庖丁解牛的感覺。
他們眼中,這台手術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然而,許秋卻將其逐步拆解,找到了每一個困局的破解之法……
不可思議!
“這也能救回來?!”約瑟夫愕然。
明明已經宣判死刑了,怎麼還能起死回生的!
而且。
許秋似乎才做完一台極高難度的手術,沒有休息片刻,就順手又做了一台?
講不講外科基本法的!
“還沒結束,這種級彆的腹腔手術,發生腸粘連的風險非常高!”
約瑟夫深吸一口氣,不甘心地道。
對於高娟來說,難的不僅僅是手術,還有術後的康複過程。
腹腔手術,最麻煩的也是這一點。
開腹手術有個說法隻要開了一次刀,那後半輩子絕對還剩下一兩次。
大到胃腸道腫瘤,小到闌尾炎、膽囊結石、息肉等,一旦開了腹,腹膜受到刺激,就會大量分泌富含纖維素的血清。
這是機體啟動止血機製的一個程序。
這些纖維蛋白滲出物是修複損傷腹膜的關鍵,
一旦它被溶解或者是吞噬,未分化的間葉細胞會分化為新的間皮細胞在短時間內對缺損部位進行修複。
然而,它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如果纖維蛋白沒有被完全吸收,就會增生形成肉芽組織和膠原纖維,而這正是導致黏連的重要因素。
術後黏連可就嚴重了,它的後遺症和影響幾乎是伴隨終生的,當進展成黏連性腸梗阻時,就必須再次做手術。
這也是為什麼說,腹部手術的病人,很大一部分要做第二次、第三次手術。
就是為了解除腸梗阻。
“希望不會發生黏連吧……”聽了約瑟夫的話,肖主任神情凝重了幾分。
對高娟這種複雜的病人來說,術後黏連的概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想要爭取那百分之十的完美恢複,一方麵要看這場手術到底做得如何,另一方麵,就要靠護理了。
如果發生了黏連,那對於高娟來說,也是死路一條。
她的身體,絕不可能撐過第二台手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