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醫發布第一條消息,足足沉寂了半個多小時。
這段時間裡,國內的同行都被這恐怖的手術成功率、遠超業界平均水準的療效所折服。
甚至,國外許多心外科醫生,乃至於大量專科醫院都關注到了。
包括頂尖心臟外科殿堂——利夫蘭醫學中心,同樣被這組數據震撼。
海內外的人,都沒有想到,這門被他們以為是不成熟、臨時替代品的手術,竟然完善到了這種程度。
一些原本打算觀望的醫生,此刻也瘋狂了,想儘辦法搜尋手術細節。
但,被白雲省列為重點保護機密,省內啟動最高等級來保護的知識產權,怎麼可能隨便就外流出去?
然而就在半個小時後,全網討論達到巔峰的時候,臨醫再度發文!
“通知
經過慎重考慮,在尊重許秋主任的意願下,我院將在《臨海大醫》公布臨海小血管置換與植入手術教學書!
今日起,麵向全球開啟訂閱,一個星期後將正式發售!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這則消息一出,學術圈再次轟動!
無數人瘋狂湧入訂閱網址,結果根本刷新不出來頁麵。
“我靠,人太多了,擠不進去!”
“又感受到了高考查分數和大學選課時的絕望……”
“怎麼這些官方網址都垃圾得和政府網站一樣啊,能不能稍微升級一下?”
“操了,我剛才點進去加載出來訂閱信息了,結果實名製的時候又給卡退了!”
“瘋了瘋了,這門手術居然也敢公開,臨醫大氣啊!”
“就我一個人注意到,許醫生已經成許主任了嗎……而且好像是許主任要求公開的,許主任大氣!!”
“……”
此刻,天都沈華宅邸。
幾位院士看著這則消息,心裡是說不出的不可置信。
“竟然……公開了?”林協吃驚。
陳院士也覺得匪夷所思“雖然這個手術早晚有一天會泄密,但配套的臨海小血管都還在實驗階段,根本沒走向臨床,竟然這麼早就主動公開!”
沈華卻很是高興“我果然沒有看錯人,他是一個真正心係病人的醫生。”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大中血管的問題還好解決,邁柯維、泰爾茂、戈爾等已經給出對應的人工血管作為替代。
但,小血管,卻一直是手術禁區。
醫械公司無力研發,研究員、學者、科學家都認為六毫米是不可僭越的技術壁壘。
因此,無數冠脈搭橋、血液透析、外周小血管病變以及小血管的缺損等患者,都隻能徒然等待,一直到生命儘頭,都等不來一個手術機會。
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臨海小血管、許氏血管置換術的出現,給了他們一個希望。
不過,由於血管研發技術、手術都被臨醫以及四大院壟斷,他們想要治療,隻能長途跋涉。
而病人中的大部分,身體條件都扛不住長途跋涉,可能轉院的半道就撐不住了。
但,隨著許秋徹底公開手術,這個難題將成為曆史!
全國,甚至全球的醫生,都能在有臨海小血管庫存的前提下,開展這一台救命手術!
“特等獎給他,實至名歸啊……”沈華院士感慨道。
當時,眾人以為許秋隻是搗鼓出了一條龍的產業,從醫械、手術,一直到量產。
但此刻他們才意識到,這位年輕的醫生要做的,是帶領整個行業前進。
……
與此同時,臨醫網絡部,網絡工程師、技術員等,忙得眼睛裡都冒出紅血絲了。
王晟德親自坐鎮,一個勁地敲總工程師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