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場上的醫生,對應的是各個科室,有些是心外科醫生,有些是消化科、肝膽科等。
還有兩三個比的是割包皮,泌尿外的醫生。
可以說,上場的這二十個醫生,都快能組成一個全能手術團隊了。
而大會堂裡三百人,囊括了幾乎所有科室,拉出去組一家醫院都綽綽有餘!
許秋並不是在某個科室,或者是某個領域、某個操作上展現出了極為驚人的能力。
而是……所有醫術!
用王晟德的話來說,他真的十項全能。
任何領域,隻要成係統了,那一定會有頂尖天才、人才出現。
矮個子裡也會有將軍。
但,真正能做到全科精通的,卻沒有一個!
諾亞的醫術傳承自手外科之父,說是現如今的全球手外科第一人也不為過,地位甚至比約瑟夫還要高一些。
但,讓他去做心臟手術,立馬就會摸瞎。
然而此刻,
許秋遊走在各個考核場,每一項手術操作都橫跨不同領域,甚至是毫不相乾,但他展現出來的技藝,隻能用完美來形容。
“真的有十項全能?”諾亞再次回想起王晟德的話,瞳孔裡的震驚到了極點。
……
此時的考核等待區,已經鴉雀無聲。
四十分鐘後,許秋完成最後一項操作,與此同時考核結束的鈴聲響起。
“又是兩分鐘,兩分二十九秒!”
“這還是人?”
“二十個考核啊,許醫生用了四十分鐘全部搞定,尤其是縫合類的操作,他幾乎都是在一分鐘左右完成!”
“不隻是縫合,還有腦外科的操作、血管移植的操作,手快得都要出殘影了,根本看不清細節啊!”
“完了,第一組沒有一個人通過!”
等待考核的醫生此刻麵麵相覷,先前的激動與自信蕩然無存。
此時他們才終於意識到,許秋口中的“一半速度”究竟有多難以達成。
到底是什麼,給了他們考核輕鬆的錯覺?
這可是許醫生啊!
“下一組。”
這時,許秋活動了下手腕,沒有任何停歇地開啟了新一輪的考核。
第二組的醫生,考核內容跟第一組相比就已經有重複的了。
絕大多數人都隻是普通人,練習,或者是擅長的,其實也是可替代性強的、難度低的技術。
比如介入科的經皮內支架置入術。
真正有技術難題的,是如何通過各個生理彎曲、拐點、血管分叉等等,以及精準定位。
但能做到這一點的醫生非常少。
絕大部分醫生,擅長的也就是各種入路,或者是在送入導管時做出點細微差異化罷了。
但,這很難嗎?
至少對於許秋來說,和介入初學者差不太多。
臨醫,或者是這場特殊考核要選拔的,本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大多數,而是掌握著獨特的能力,或者是在某些高難度手術、高難度操作上擁有著異於常人的見解的天才。
換句話說,
即便一個醫生本身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擅長的也是普通的手術,那起碼也要把這門普通手術練到極其精通的地步。
最少也要像許秋當時一樣,能給自己做闌尾手術這種程度。
否則……憑什麼特聘?
叮鈴鈴!
第二組的考核隻用了二十分鐘就結束。
有八個人的考核內容和上一場重複,沿用的通過標準,自然也是許秋上一場的完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