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他敢提出如此大膽的手術設想的最大依仗。
有了這一想法後,接下來的時間裡,許秋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跨科手術上。
眨眼,就到了月底。
臨醫上下都忙忙碌碌,工作人員換下了跟掌指再生術有關的海報、橫幅等等,換上了嶄新的宣傳標語。
這一幕讓所有病人、路人都懵逼了。
之前的橫幅才掛幾天,又換新?
不過當他們看到換上去的內容,表情被震驚所代替。
《臨海小血管今日正式投產!》
《熱烈歡迎傅清書記、臨海小血管之父許秋出席投產剪彩儀式!》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創造不可能的6奇跡——大夏首款國產人工血管!》
《……》
一係列鼓動人心的標語充斥著整個臨醫,不變的是海報中央許秋巨幅宣傳照,不看標語內容的話,跟明星應援似的……
見到這一幕的路人,都立刻想起前段時間轟動全國的臨海小血管。
“竟然已經投產上市了,是不是意味著以後做手術可以用這個材料了?”
“太快了,我記得年中的時候還在做第二還是第三次人類臨床手術來著,當時是臨醫和四大院同時開展,據說手術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是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不止五個醫院了,各省都有兩三個醫院拿到了指標,臨海小血管置換術已經在全國生根!”
“是啊,成功率依舊非常高!”
“……”
十幾公裡外,臨海市郊區,一座依托於臨海大學人工血管研究所、臨海第一醫院而建立的科技園,同樣是人聲鼎沸。
一期生產基地占地約五千平方米,目前的年產量大概能維持在兩萬條左右。
而白雲省批下的工業用地,實際上總共有十萬平方米,後續將會圍繞著核心工廠,聚集超過百家代表性企業入駐,以臨醫為中心打造一座人工小血管科技園區。
轟隆!
一聲聲禮炮響起,無數的鏡頭就對準了科技園門口舉行的剪彩儀式。
台上發言的,正是傅清。
這也讓臨海小血管科技園開業儀式的關注度極高,有第一書記到場,社會各界都投來了目光,白雲省諸多高官、各界名流、富賈齊聚,都安安靜靜坐在台下捧場。
記者們都戰戰兢兢。
往日裡,也就省最高會議能見到這些人,但今天,不管是和許秋熟不熟的,跟科技園區有沒有關係,都來湊了個熱鬨。
而且,一般的富賈還沒這個資格,能出現在現場的,基本是頂尖圈子那一批人了。
陳院士、沈華院士、林協等人也悉數到場。
“生命健康產業一直是我省重點布局發展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臨海小血管更是國家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名錄第一梯隊的自主創新產品,我們科技園的建成,將擔負起供應全球小血管短缺的重任……”
傅清慷慨激昂一番發言。
之後,又輪到臨海市市長、科技園區主管人楊晨曦上台。
臨海小血管的專利被許秋握著,不過他對商業上的事情並不熟悉,反而是之前就管理過國內最大人工血管工業園的楊晨曦更有經驗,因此許秋把任務交到了他身上。
差不多一個小時後,許秋最後上台。
他並不喜歡這種場合,隨便講了兩句,一分鐘都不到,就看向不遠處的彩帶,道“準備剪彩吧。”
傅清、呂市長等人都登上台,在無數人的見證下,跟著許秋一起剪斷了彩帶,全場掌聲雷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