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繼續說道“由於是立體定向手術,移動過程中會降低立體導航係統的可靠性,因此,腫瘤的切除有所不同,需要先行瘤內切除,再切除腫瘤壁、清理邊緣,此時又涉及到了第三個關鍵點,水密縫合硬膜!”
哢噠。
隨著許秋按下翻頁筆,畫麵中出現了嶄新的內容。
所有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過去,仔細地捕捉著許秋的每一句話。
“這門手術,另一個難點在於需要嚴密縫合硬腦膜,但臨床上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很容易。”
“因此,我在此提出一個全新的方法水密縫合硬膜。”
“它需要應用到纖維蛋白膠,借助其的高粘合性,來保證硬膜縫合的水密性。縫合肌肉前,先進行一次valsalva實驗,接著再連續縫合筋膜層和枕外隆突上方的帽狀腱膜層……”
由於是略講,許秋的話語非常精簡。
各個步驟,即便是關鍵環節,也隻是寥寥幾筆帶過,沒有深入開展。
否則,這十三種入路,隨便挑出來一種,都可以講幾天的課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大主任等人都聽得是如癡如醉,先前的惱怒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專注和癡迷。
他們遍尋許久的答案,如今就擺在他們麵前,被一個年輕的醫生,放在十三種入顱中隨隨便便地講了出來……
“我有疑問!”
這時,大主任站了起來。
他咽了口口水,問道“如果術中硬膜切開,發現小腦過度腫脹,怎麼處理?”
按照許秋的方法,一旦小腦過度腫脹,下麵的步驟都行不通了。
許秋平靜地給出了答案“兩個辦法。第一,常規使用甘露醇,不過這個速度太慢,一般不適用於太緊急的手術,因此我推薦第二個處置措施。
“也就是,進行過度換氣,從而降低顱壓。當然,僅僅是這樣還不夠,術者必須同時進行物理減壓,比如,打開小腦的延髓池放出腦脊液,又或者,從frazier點進入,做側腦室枕角的穿刺引流。”
大主任眼睛一亮,神情驚喜又震撼。
太巧妙了……他從未想過,竟然還可以靠這兩個引流方式來迅速降低小腦腫脹!
儘管有一定風險,但,病人都到了那種情況下,小腦腫脹等於是死路一條了,許秋這鋌而走險的暴力減壓法,卻給了病人一條生路!
“還有一個問題。”劉主任也站了起來。
他盯著許秋,問道“還是壓力過高,小腦腫脹能靠你說的這兩個方法解決,但如果一定要做枕下的開顱減壓術,術後有很高的概率出現腦膨出,腦水腫,這對於重症病人來說幾乎是致命的,又該當如何?”
許秋“擴大骨瓣至枕骨大孔。”
“這……這就完了?”
“嗯。”
“能降低術後腦膨出的發生率?”
“對。”
劉主任瞪大眼睛,感到難以置信。
之後,又有人忍不住提出問題。
“靜脈竇如果損傷了,應該怎麼合理處置?”
“常規修補,慎重結紮。”
“如果術中有空氣栓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