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許秋。”
“許秋?”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劈裡啪啦的鍵盤聲,顯然客服正在查找。
片刻後,客服愣了一下,咽了口口水,道“你有這麼多篇論文?”
一眼看去,頁麵上密密麻麻的內容,囊括了急診科、手外科、腦外科等等,總共有二十多頁。
客服盯著檢索框看了好一會兒,確定自己檢索的是人名,而不是某個機構或刊物,然後更震驚了。
這是人能寫出來的?
“等等,不對,第一作者!”
客服篩選了一下,以“許秋”為第一作者的論文頓時就隻剩下十幾篇。
他這才微微鬆了口氣……這才對嘛。
但下一刻又嘴角一抽。
也不對啊,哪怕不是第一作者,一個人怎麼可能署名二十多頁的論文數量,加起來有幾百篇了吧?
而且,第一作者是許秋的論文,沒有指導老師,也沒有其餘人參與,就是許秋一個人完成的。
而剩下的論文,許秋基本都是指導老師!
一個二十多歲的醫生,指導出幾百篇論文,這合理嗎?
客服立馬意識到不對勁……
許秋名氣雖大,但主要是在同行之間,以及活躍在互聯網上的年輕人群體中出名。
這位客服顯然不認識許秋,但在見識到許秋可怕的論文數量後,也察覺到一絲異常,於是趕緊聯係了上級。
“請稍等!”客服的聲音都高亢了幾分,匆匆忙忙離去。
……
知網總部。
網絡部主管辦公室,負責人劉恒正一臉陰沉地翻閱著近期的投訴報告。
這幾年,知網數據庫的收益越來越難看了。
去年全年,大夏高等院校的數量超過三千所,但購買或者是續訂了知網學術數據庫的高校已經不足一百所,銳減了將近一半。
“嗬嗬,知網收錄的文獻資源極為豐富,國內沒有對手,這些高校有本事就一直不訂購!”
知網對大夏學術來說,就如空氣一般不可或缺。
國內任何一個做科研的人,都不可能繞開知網,查找資料、查重等,都是建立在知網數據庫的基礎之上的。
而個人單獨購買知網的文獻極其昂貴,查重的費用更是高達800~1500元一篇。
而絕大多數學生,畢業論文都是渾水摸魚的,他們的論文想要及格,一般需要2~3次的查重修改才能做到。
也就是說,每年知網光是靠查重費用,就能從每個學生手裡收割幾千元,而知網付出的代價,僅僅是檢索它的數據庫而已。
因此,知網向各大高校開放了數據庫權限,校方可以一次性購買知網數據庫一年的權限,類似於年費會員。
年費期間,校內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校園網ip訪問知網數據庫的內容,無需付費,即可免費下載。
一開始這的確是皆大歡喜的措施。
但是,數據庫的定價慢慢水漲船高,這幾年每年的價格漲幅都超過百分之十,去年的漲幅更是高達百分之二十!
如天都師範大學,去年光是續費知網數據庫,就花費了兩百二十萬元!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