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沒有和天壇醫院平等合作的資格。
甚至說得直白點,沒有許秋的話,臨醫連上談判桌的資格都沒有。
許秋沉默了。
如果是其他事情,交給王晟德小王去辦就好了。
但和天壇這個級彆的醫院談合作,傅清來了恐怕都不好使。
“臨醫現階段掌握的,就是之前全國學術講座我搜集來的各省重點醫院的技術、科研成果等,這也是天壇醫院想要的東西。”
“但,天壇醫院擁有的就太多了。先進的分工管理模式、完善的人才培養體係,還有高精尖儀器與設備……”
尤其是後者。
腦外科看重醫生的技術,同樣也依賴各種設備。
比如開顱術,臨醫就因為有了個自動開顱機,自此在該領域一騎絕塵,沒有任何敵手。
天壇醫院則掌握著大量資源,靠著半個世紀的積累拿到了和各大器械公司議價的資格,臨醫短時間內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隻能蹭一蹭它們的渠道。
比方他們的磁共振手術間,其他醫院有錢也買不到,拿不到配置資格。
但與天壇醫院達成合作,就能以優惠價格在本院建立與天壇同級彆的磁共振手術間,直接少奮鬥了幾十年,從設備層麵立身成為全國頂尖……
“天壇醫院不可能白送,得拿出足夠的籌碼。”
許秋斟酌良久,最後發現想要還得回到自己身上。
臨醫最大的依仗就是他,隻有展現出足夠的潛力和能力才能換來真正的合作。
嘩啦。
許秋合上了這份方案,鄭重地望著蘇院士,道“二十八歲的院士,還不夠嗎?”
蘇院士思量許久,最後歎了口氣,道“我和你說實話,天壇醫院與協和不一樣。協和早就坐穩了國內第一的位置,是綜合性的頂尖醫院。
“但天壇醫院,核心競爭力就是腦外科。從本質上來說,臨醫是天壇醫院的競爭者,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如果我們真的毫無保留地與你們合作,十年後天壇醫院將何去何從?”
不是許秋不夠格。
恰恰相反,是許秋展現出來的潛力太可怕了,臨醫在他的帶領下,走的是協和的大綜合路子,各科室都在迅猛發展。
給臨醫足夠的時間,它甚至有機會和協和一較高下。
如果臨醫的腦外科還超過了天壇,那天壇的地位就徹底不保了。
聞言,崔院士深深地看了許秋一眼,道“這話是我們的交心之言。你是鏜院士的學生,又是有大德的醫生,所以我們也不想隱瞞什麼。人生在世,要說完全不顧利益是不可能的,我們不能做出讓天壇受到威脅的決定。”
若不是看重許秋的為人,尊重他背後的鏜院士,這番話不可能講給許秋聽。
天壇院長站了起來,帶著些許歉意道“許院士,手下留情。”
湘省的附一,已經失去了自動開顱機的獨占權,在開顱術領域也沒有了製霸的實力。
天壇不想走附一的老路。
原因竟然是這個……許秋微微錯愕。
他本來以為是自己展現的潛力不值得投資,卻沒想到反而是自己太強了。
不過仔細一想也能理解,天壇背後牽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光是院士就有兩位,還是全球三家腦外科中心之一,如果地位被臨醫動搖,損失無可估量。
……
把話說開了以後,這場談判也就此結束了。
天壇不會讓臨醫威脅自己的地位,而臨醫也給不出足夠的籌碼,注定也合作不下去。
“再等兩天。”許秋卻沒有著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