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這個病人身上還有不少麻煩。
比如……管圓線蟲是怎麼感染到眼睛的?
臨床上的管圓線蟲感染其實並不多見,除開在粵省的一次揭幕戰,讓福壽螺的安全問題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之後福壽螺引起的管圓線蟲感染就很少見了,幾乎可以說銷聲匿跡。
而眼內存在蟲體的,更是稀少。
怎麼處理眼內的寄生蟲,在場眾人都沒什麼經驗。
“為什麼會進入眼內,是直接進入眼的,還是從其他途徑?”眼科的醫生問道。
他的表情很是凝重……不同的途徑入眼,也代表了不同的治療手段,眼內管圓線蟲的來源決定了最終的解決方式。
然而現在,他們連管圓線蟲到底怎麼進入眼球的都不了解……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回許秋身上。
大腿,大腿……雖然沒有說話,但眾多主任的眼神裡都透露出這兩個字。
許秋沒有多說什麼,直接道“目前來看,主要有三種途徑。
“第一是三期幼蟲沒有進入腦內,而是直接進入了眼中,接著在眼內發育成第四期、第五期的幼蟲。
“二則是在腦中發育成五期幼蟲後,再通過視網膜中央動脈,或者是從渦靜脈、睫狀動脈入眼。
“最後一個可能的途徑和第二種有些類似,腦中發育成五期幼蟲後,蟲體沿著顱腦表麵移行進入顱底,然後從顱底到視神經,在視神經的腦膜間隙中潛行,逐漸到達眼球後極,然後穿過鞏膜篩板入眼;當然還有還有另外一條道路,就是到達眼球後極繼續沿著眼球爬行,從鞏膜的邊緣進入眼球!”
許秋不緊不慢地分析著。
三種途徑,是管圓線蟲進入眼睛的主要可能性。
其中第二種途徑是概率最小的。
因為蟲體的直徑相比細微的眼部血管來說,還是太大了,它們不太可能進入細小的眼球血管。
再加上蟲體沒什麼穿透能力,很難直接進入各條血管。
更大的可能性,是三期幼蟲入眼;或者是到達顱底,再間接進入腦中。
兩種途徑,對應著不儘相同的治療方法。
如果是前者,那是最簡單的,直接從角膜緣的切口取出蟲體就行了。
但後者……情況就複雜很多了。
由於蟲體中途經過了太多的地方,蟲體遊動會引起一係列的炎症反應,因此簡單的摘除並不一定管用,往往需要用到更加徹底的經玻璃體手術摘除。
“想要確定這一點,看蟲體在前房還是在玻璃體、視網膜下就可以了。”許秋說道。
第一種途徑的蟲體往往隻停留在前房、眼後節等部位。
但從顱底移行過去的,則要深得多,往往會穿過鞏膜篩板入眼……
“蟲體在視網膜下,而且玻璃體也渾濁了!”眼科醫生立馬想起了小傑的檢查結果。
玻璃體輕度渾濁、再加上顳上方赤道後部的視網膜下有一白色細長線蟲……按照許秋的說法,這妥妥的是借第三途徑進入眼內的。
也就是說,必須做風險係數更高的經玻璃體手術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