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看向許秋,眼中帶著期盼。
“近些年,隨著神經影像、光學技術、顯微手術器械和立體定向神經導航係統的發展,降低顱壓方麵已經有了一種新的療法……”
說到這裡時,許秋看向了藺主任。
“第三腦室底造瘺術!”他緩緩開口。
聽到這個手術名字,藺主任先是一愣。
這是非常原始的手術了,神經外科還在野蠻發展的時候,第三腦室底造瘺術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也曾被當成解決交通性腦積水的手術方案。
然而,當年的神經內鏡才出現沒多久,手術器械簡陋、技術力不足,因此導致該手術的死亡率奇高,效果也不儘如人意。
尤其是在一係列顱外分流術,如已經被排除的腦室腹腔分流術的出現後,更是徹底被成為了時代的眼淚。
顱外分流安全、簡單,適應症也廣,自然就不會再有人想起第三腦室底造瘺術。
結果……竟然用這個辦法來解決?
藺主任一開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卻猛然愣住了。
和腦室腹腔分流術相比,造瘺術沒有分流管等異物植入,根本不用擔心感染的問題。
而且,采用三腦室造瘺術,術後的腦脊液直接流入腳間池,進入腦和脊髓的蛛網膜下腔被吸收,這符合腦脊液的生理循環狀態!
和腦室腹腔分流術相比,造瘺術對腦脊液的排除速度也很均勻,不會出現因為分流管虹吸效應導致的流速波動,幾乎不可能出現腦脊液過度引流……
這麼看來……真的可行!
藺主任思緒紛呈,眼睛也開始發亮。
如果能控製好風險,在病人性命無虞的情況下完成手術,並且發揮這台手術該有的效果,那它的確是解決病症的最佳方法!
甚至比腦室腹腔分流術還要優越。
“許醫生,你有把握嗎?”藺主任不敢置信地道。
這是已經被放棄了近五十年的手術啊!
“天壇醫院是不是有一位主任在我們院?”許秋沒有回答,轉而問道。
藺主任想了想道“是有這麼件事,葛主任,他是天壇醫院派來與我們協商具體合作事宜的!”
“請他也上手術。”許秋道。
藺主任立馬明白了意思……要開始向天壇秀肌肉了……
他趕緊答應了下來。
……
“還有另一點。”許秋看向消化科醫生。
小傑的手術有四個難點,一是眼內感染,第二個是肝臟異常,另外兩個則是顱內病灶和腸道內蟲體。
現在前三個都有解決的方案了,還有一個腸道。
他沒有給討論的時間,直接道“再拖下去病人發生腸穿孔的幾率很大,最好的辦法是做腸管摘除。”
“是!”消化科醫生立刻應承了下來。
……
會診結束後,初步的手術計劃也定了下來。
首先是閉口是三切口玻璃體手術摘除眼內寄生蟲。
這是風險最小的手術,就算失敗了,也頂多損失一隻眼睛。
其次,就是第三腦室底造瘺術。
最後則是腸管切除與人工肝替代療法。
後兩者都是腹部手術,因此放在了一起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