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救下來,最輕也有智力障礙,稍微嚴重點的話,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會要了他的命。
說活到兩歲都是保守了,能撐過第一個星期就很不可思議了。
這名新生兒重症病房醫生的結論,實際上也是學術界普遍的認知。
因此,贏得了大量的點讚。
不過即便如此,下麵也跟了一條留言。
“要不請許醫生試一試?萬一他有辦法呢?”
此言一出,原本一片讚同聲的評論區出現了分歧。
“許醫生來估計也沒用……”
“萬一能行呢?”
“你這個‘萬一’,不符合一名專業醫生該有的素養。給病人和家屬無謂的希望,這不是一種善意,而是殘忍!”
“許醫生在腦血管領域擁有著不俗的建樹,沒有人知道他對腦血管的研究到了什麼程度,我真覺得可以試一試!”
“……”
……
半天後,這個罕見的蓋倫靜脈畸形被頂上了醫學論壇求助版麵的首頁。
剛結束手術的許秋,才得知論壇開放了,到這時才有機會登上去看一眼。
他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排在第一的帖子。
點進去一看,就明白了大概。
“竟然是蓋倫靜脈畸形……”
這種病很罕見,屬於先天性血管病變。
學術界迄今沒有闡明其發病機製,僅有幾個沒什麼證據的猜測,比如和遺傳有關,或者是與孕期接受輻射有關……
所謂的蓋倫靜脈,其實就是大腦大靜脈的彆稱,它是連接和彙入直竇的最大腦靜脈,也同時是腦靜脈係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引流的是腦深部的靜脈血流。
這麼一根血管出問題,對病人的影響可想而知。
“分期血管栓塞……這個方法的確是普遍使用的治療技術……”許秋翻閱著下麵的評論,時不時地點頭。
不過,分期血管栓塞術的療效不算特彆好。
能掌握這門技術的更是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另一項技術具有更大的優勢。
伽馬刀!
這是一種放射性治療方法,說的簡單一點,即利用伽馬射線立體定向,聚集並且摧毀預選定的靶點組織。
這項技術的優點顯而易見——任何不適合動手術進行切除的位置,伽馬刀都可以進行覆蓋。
最常見的就是腦深部的腫瘤,手術刀常常無法企及,而伽馬刀就是最好的選擇。
它不僅能避免開顱,甚至不需要開刀,並且治療費用很低。
於這對孕婦而言,難以開刀、無法對腹中胎兒進行手術矯正,那麼伽馬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至於伽馬刀輻射劑量大、可能導致胎兒畸形,這都已經沒有討論的必要。
醫學講究風險和收益,一般的孕婦連ct機都要儘量避免,但對於沒有其他退路的“保佑小天使”來說,不做伽馬刀,胎兒幾乎必定死亡;做伽馬刀,概率畸形……孰輕孰重,很容易判斷。
“不過,得看動脈畸形位於的區域……”
許秋重新翻回病人上傳的病曆。
伽馬刀對累及丘腦和中腦的深部病灶有更顯著的療效,至於其他區域,閉塞率會低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