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我這腿,現在能跑能跳的,我跟彆個說自己做過手術,他們還不相信!”
辦公室裡,龐紅姑一遍又一遍地和許秋敘說著。
絮絮叨叨的模樣,像極了蹲在每個村子口的熱心大娘。
說到這裡,就連家屬都覺得不可思議。
之前的骶尾部ct發現股骨頸骨折,原本是要做內固定的。
後來跟外科那邊的醫生交涉了幾次,得知許秋建議他們做股骨頭置換術,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
換完股骨頭後,龐紅姑恢複得飛快,不說健步如飛,但回去繼續跳廣場舞肯定不成問題。
“回去後堅持康複訓練,定期複查,其他的話問題不大。”
許秋簽完字後,叮囑了最後一句。
一家人千恩萬謝,帶著出院證明離開了。
送走這位病人,許秋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算是落地了。
龐紅姑病情之複雜,病程延續之長,算是比較罕見的了,而且最後幸好選對了petct,要換成其他檢查方式,他們到現在還在糾結腦炎是怎麼來的。
“能發一篇sci了……”施憐咂了咂嘴巴,眼睛都在發光。
畸胎瘤產生活性神經組織,孕育出抗原表位,最後導致抗ndar腦炎……
這其中曲折離奇的過程對醫生的吸引力,與懸疑大作對懸疑愛好者的吸引無異。
許秋沒搭理她。
論文什麼的,有空再寫。
他不怎麼把sci放在眼裡了,多一篇或者少一篇沒有太大的意義。
相比之下,直接發布在沒有門檻的個人科普號上,讓更多的同行、普通人能看到,明白畸胎瘤也存在一條導致腦炎的機製,意義比發文獻更大。
況且,他現在的精力也不在這個上麵。
就在不久前,豫地帶來了一條讓許秋意外的消息。
他們在深入研究的雙通道植入式腦深部電刺激脈衝發生器終於有重要進展了!
從世界賽回來後,許秋就把這一成果交給了豫地綠城一院,讓他們協助研究。
實驗室到臨床,有著漫長的距離。
因此即便是許秋將這項技術的百分之九十的步驟都完成了,最後一步工業化,以及對臨床的適配,始終都沒有成果。
即便是兩三個月前的彙總報告,豫地依舊毫無頭緒。
這導致雙通道腦深部脈衝和磁懸浮心臟一樣,都是被認為年內很難落地的項目。
後續,即便是天壇醫院也加入了團隊中,也沒能有什麼進展。
結果沒想到,這一個月突然捷報頻頻,前兩天又傳來了已經達到臨床應用標準的消息……
“來,讓我看看。”
報告看再多也不如上手試試,許秋直接對豫地的研究團隊發出了召喚。
另一邊。
收到這條消息的豫地眾人都興奮不已。
“許醫生讓我們過去!”
“我靠,要親眼見到許醫生了,聽說真人比照片更帥?”
“冷靜點啊,咱們是科研人員,彆搞得好像沒見過世麵一樣……臥槽許醫生這張照片比我看過的幾十張都要帥!”
“我已經等不及了,等雙通道腦部脈衝一出,咱們的名字也能留在史冊上了!”
“走著,班師回朝!”
對眾人來說,臨醫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地。
有句話叫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在參與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看來,他們殫精竭慮的無數個日日夜夜,正是為了此刻與許秋一見,等許秋說出一句“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