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學習速度,一方麵得益於植入術本身的操作難度並不高。
難點全在於步驟的精細度、細節的處理等。
而完美級的手術學教程書又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可以說,隻要是靠著本事到副主任這個級彆的,基本上都能駕馭。
再加上這台手術沒有特殊的手術室需求。
很多醫院都做好了準備,早就招徠了符合手術適應症的病人,就等醫械到貨了。
發貨的前幾天,病人就開始做術前準備。
當天,病人就用上了還風塵仆仆的脈衝發生器。
手術結束後,幾乎所有醫院都震驚了。
病人的術後表現,竟然和當時大規模試點的數據完全一致!
甚至還稍有超出!
這在他們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畢竟,大家都做好了“圖片僅供參考”的準備,也理解宣傳造勢的時候都會在合理範圍內誇大其詞。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臨床上的脈衝發生器展現出了更加驚人的療效!
這一舉,直接成為了壓垮第三代腦起搏器的最後一根稻草!
p,微調過的腦起搏器甚至都打不過紙麵實力弱於臨床表現的脈衝裝置,真要是拿到臨床麵對麵對比,巴羅研究所和敦力公司還有臉麵嗎?
血淋淋的現實可沒法搞黑幕,他們的第三代腦起搏器會死的很難看!
因此,巴羅研究所和敦力公司一合計,直接暫緩了第三代腦起搏器的上市計劃。
偷偷發育還有挽回的餘地。
直接硬剛的話,他們可就真完犢子了!
而且,借助其他幾家醫院的掩護,敦力公司也拿到了腦深部脈衝裝置。
儘管臨醫這邊已經在嚴防死守,要求每個脈衝器都對應一個病人,但自然不可能真正防得住。
許秋一點都不慌。
核心機密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想要繞開現如今的專利,找到其他巧妙植入感知技術的方法,難度絲毫不亞於給第三代腦起搏器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升級換代。
有那功夫,還不如想辦法研究第四代。
……
各國捷報頻傳。
唯獨阿三國這裡拖了後腿。
一拿到貨,阿三國沒急著開展手術,反倒是譴責大夏。
他們明明是最大的客戶,首批居然隻拿到了四十多台脈衝裝置,都不夠塞牙縫的!
知曉內情的臨醫眾人都付之一笑。
還惦記你那五千單呢?
更令人咋舌的是,阿三國這邊僅僅是開展四十多台手術,竟然就有三個手術失敗的病例。
其中兩個,是植入過程中出了問題,微電極報廢。
最後一個就慘了,在植入手術過程中,深入腦部的微電極竟然損傷了病人的功能腦區,導致病人出現了嚴重的腦損傷後遺症!
簡直是離譜!
腦脈衝裝置的防呆設計已經做得非常完善了。
微推進器都是以微米的幅度深入的,隻要是對大腦結構有基本的認知,有人隨時檢測微電極那邊反饋的電信號,就能隨時分析出此時所處的腦區……
相比之下,各國有拿近百台脈衝發生器的,沒有一例手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