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其實就是針對不同的小皮片,采取完全不同的縫合方法!
皮膚移植和其他任何器官移植都不一樣。
像是腎移植,
一般情況下移植一個腎臟就能活,如果能要兩個的話,那必然也是同一個人的腎臟,不可能從兩個不同的病人身上取兩個截然不同的腎。
畢竟,器官移植要對抗的東西太多了,比如感染、免疫排斥等等。
每多加一個不同人的器官,那風險就會呈現指數級上升,根本不是現代醫學能扛得住的。
唯獨皮膚不同。
不同人的皮膚沒有任何差異,隻要縫上來、讓營養血管建立,保證皮瓣存活,那就不會有額外的風險。
因而,
相比於大張皮的粗糙移植,
精細化的郵票式皮片,能精準對應身體部位,並且根據所在區域不同,選擇不同的皮片處理方式、縫合手段、固定方法等等。
這才是真正地做到“因地製宜”。
其效果自然不必多說。
隻需看田靈的恢複速度,就可見一斑了。
……
“我聽明白了。”
王晟德等許秋講完,鄭重地點了點頭。
雖然對方說的“整形外科”和自己理解得有些偏差,但,本質上是沒有太大區彆的。
如今整形外科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局麵,異軍突起很困難。
但,臨醫若是能從燒傷外科入手,以點及麵,那說不定還真能創出一片天!
而且,
若是能建立一個強大的整形外科,那麼臨醫也就離真正的大三甲更進一步了!
“這事兒我會召開高層會議,儘快做出決定。
“而且這段時間我也需要頻繁往省裡麵跑,正好,把這個提案也交上去,讓省內支持我們臨醫的整形外科發展!”
王晟德笑了笑。
許秋提出的建議,根本就沒有商量一說。
他們開會討論,也基本上不是爭吵“要不要做”,而是討論“如何去做”。
畢竟大家都是有逼數的,很清楚臨醫到今天這一步是靠誰。
因此,許秋的想法,除非是有明顯的錯誤,他們都會貫徹執行。
而如果真的出了明顯的錯誤……他們會再三質問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出了問題,找許秋反複確認之後,再繼續執行……
“對了,最好再組織一個燒傷外科峰會……也不能叫峰會,學術論壇吧。”許秋突然又說道。
峰會隻有頂級大佬們能參加,基本上就已經排除了高級職稱以下的醫生。
而且還隻有在國內叫得出名字的主任才能參加。
許秋並不想辦這種高端會議,而是打算來一次全民熱潮,讓所有醫生都有機會參與到這一次“燒傷外科學術論壇”的討論中。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隻要足夠火爆,那麼臨醫的“燒傷外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出名氣,甚至吸引到一批新鮮血液過來。
而王晟德顯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利弊。
他一拍大腿,叫道“許秋,你果然是個人才,不讓你當院長真是可惜了!”
聞言,許秋抬頭,看了王晟德一眼。
王晟德微微一笑“當然,是在我退下以後。”
許秋對院長什麼的沒有太大興趣,真要當了管事的,他就沒法專心做手術、搞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