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陵城,內城。
邊孟廣、蒙尚元二人,已經親自登上了城樓。
那文武百官一個個,也紛紛圍了過來,臉上帶著密密麻麻的驚訝。
城樓之上。
邊孟廣和蒙尚元凝望著那城牆下的叛軍。
烏壓壓一片,將整個地平線都化作了黑色,根本就看不到邊界。
就這般大動刀兵的架勢。
蒙尚元看了,一想到剛剛自己衝出去,就要麵對這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人馬,心中都覺得一陣後怕。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等大好局勢,孟黨還真退軍了?”
看到這,蒙尚元可是徹底的不解了。
就叛軍這個架勢,和剛剛的形勢。
保守估計,再有半個時辰,這洛陵城就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了。
這等情況下,他們為什麼要退軍啊?
“難不成,是昌南王的談判起作用了?不可能吧。”
邊孟廣猜測了一下,但很快就否認了這個答案。
若是以往。
興許邊孟廣還會覺得,自己的這個猜測有一定的可信度。
可如今!
那蕭寧外出談判之前,許居正可是已經前往了啊。
若是這件事真有轉機,許居正許大人作為大堯人儘皆知的第一使臣,那不早就談下來了麼?
所以。
若說眼前這場麵,是因為蕭寧,那肯定是不現實的啊。
“快看,那邊有兩個人!”
二人正納悶著。
處於了望塔上的軍士,大聲呼喊道。
一邊說著,他還一邊朝著遠離叛軍攻城集中點的方位指去。
眾人紛紛朝那望去。
隻見,那邊的確有兩個人影,正逆著叛軍撤退的人流,朝著洛陵城的方向而來。
巡防營有幾個眼尖的軍士望了一會,道
“那前方之人,好像是韓蒙將軍?”
“好像還真是啊!”
“對對對,我說怎麼看著眼熟,就是韓蒙將軍,錯不了了。”
“那韓蒙將軍身旁,不是許居正許中相麼?”
“許中相?”
邊孟廣和蒙尚元聽了這般猜測,連連定睛一瞧。
這會。
這二人距離城門處,已然又近了些許。
細細一看,可不是麼?
那二人,正是許居正和韓蒙啊!
“好像還真是許中相啊?”
“這麼看,莫非,這次孟黨退軍,是跟許中相有關係?”
邊孟廣猜測道。
蒙尚元聽後點了點頭,“看樣子,應該是這般了啊。”
“許中相不愧是大堯第一使臣啊,談判這等事,還是要看許中相啊!”
一時之間。
城牆之上,喜悅之情傳播。
許中相竟然談判成功了!
且現如今,許中相還正在安全返回城中?
內城裡。
那聚在一起,正好奇孟黨撤軍,等待著消息的百姓和百官,紛紛眼前一亮,奔走相告。
不少人更是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許中相啊!”
“許中相,不愧是我大堯第一使臣。”
城樓之上。
喜悅之餘。
“可是,蕭王爺為什麼沒有隨著許中相一同返回啊?”
蒙尚元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邊孟廣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已經朝著城下望了一遍又一遍,依舊沒有找到蕭寧的身影,隻能是搖了搖頭
“此事,怕是隻能等許中相回來,問問許中相了啊。按理說,許中相應該見過蕭王爺才對。”
二人身旁。
不少守軍同樣聽到了蒙尚元的問題。
這次守城,他們可真是被昌南王給折騰壞了。
若不是蕭寧聲稱出城談判,那百姓們造反的氣焰,也不會如此強烈。
這等情況下,他們心中本就對蕭寧有著怨氣。
加之他們心中,早就和百姓們一樣,篤定的相信,蕭寧就是打著出城談判的幌子,一個人先投降去了。
現如今呢?
談判成功的許居正已然歸來,可那後麵前去談判的蕭寧,依舊不見蹤跡。
這等局麵一出,毫無疑問更加證明了他們的猜測。
於是乎,心中本就已經對蕭寧滿心憤恨的守軍們,聽到蒙尚元擔憂其安危,不由得揶揄了起來。
“這還用說,肯定是投降了啊……”
“可不。若不是投降了,這會不早就隨許中相回來了?”
“這昌南王真不是東西啊,多虧了許中相,不然,那百姓真的衝出城去,他就是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
“說是出城談判,結果自己投降了,這等人,也配做王爺?”
守軍們紛紛小聲竊竊私語,臉上滿是怨恨和不爽。
遠處。
那許居正和韓蒙的身影,不斷靠近城門。
守軍和百姓,麵色激動地等待著二人的歸來。
這一刻。
在眾人心中。
許居正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他們要在許居正入城的那一瞬間,給他最熱烈的歡迎!
……
另外一邊。